(来源:淘金ETF)
1.光华科技(002741)
作为PCB电子化学品国产龙头,深耕行业40余年连续13年位居国内专用化学品企业榜首,全球前十大PCB企业中60%以上与其合作。核心突破在于固态电池材料领域,采用创新工艺实现99.9999%超高纯度硫化锂量产,远超行业标准,生产成本仅20万元/吨,较同行低30%,毛利率超90%。现有300吨/年产能可快速扩至3000吨,2025年1000吨新产线将投产,已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批量送样,并与清陶能源签订500吨供应协议。同时构建“电池回收-原料再造”闭环,锂综合回收率超92%,原料成本再降50%,深度受益固态电池量产浪潮。
2.南大光电(300346)
国内高端光刻胶与电子特气双龙头,在ArF光刻胶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是国内唯一量产28nm及以上制程193nm光刻胶的企业,打破日美垄断。产品已通过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头部晶圆厂验证,2025年产能将达500吨,国产替代率突破30%。电子特气业务布局三氟化氮、磷烷等品种,客户覆盖台积电、中芯国际等一线厂商。公司持续加码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超15%,在CPO材料、先进封装化学品等前沿领域储备技术,形成“光刻胶+电子特气”双轮驱动格局,充分享受半导体产能扩张红利。
3.兴福电子(301298)
湿电子化学品细分领域绝对龙头,在电子级磷酸领域市占率超80%,电子级硫酸市占率达40%,核心产品纯度达到SEMICON标准。客户深度绑定中芯国际、比亚迪半导体、长江存储等晶圆厂与芯片设计企业,进入核心供应链后认证周期长、替换成本高,客户粘性极强。受益于国内晶圆厂扩产潮,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5%,净利润增速超60%。公司在建年产10万吨电子级化学品项目,聚焦半导体高端制程需求,预计2026年达产后将进一步巩固市占率优势,成为国产湿电子化学品进口替代的核心受益者。
4.江丰电子(300666)
国内溅射靶材领军企业,在铝钛靶材领域市占率约60%,钽钴高端靶材市占率约20%,整体市占率达73%,技术实力国内领先。靶材作为芯片薄膜沉积核心材料,公司产品已通过台积电、中芯国际、联电等全球晶圆厂认证,进入国际供应链体系。2024年启动年产500吨高端钽靶材项目,瞄准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打破美国霍尼韦尔垄断。同时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用靶材,与碳化硅晶圆厂合作开发适配产品。研发投入占比常年维持10%以上,累计获得专利超300项,技术壁垒与规模优势双重加持,成长确定性强。
5.彤程新材(603650)
通过控股北京科华卡位半导体光刻胶核心赛道,成为国内KrF光刻胶绝对龙头,市占率超40%,客户涵盖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一线厂商。公司打通“光刻胶单体-光刻胶成品”产业链,自主供应核心原料,成本优势显著。2024年KrF光刻胶产能翻倍至1000吨,同时加速ArF光刻胶研发,已进入中芯国际验证阶段。此外布局电子级酚醛树脂、阻燃剂等电子化学品,与光刻胶业务形成协同。2025年拟募资20亿元扩建先进光刻胶产线,目标瞄准20%的全球市场份额,国产替代与产能扩张共振下增长空间广阔。
6.晶瑞电材(300655)
国产光刻胶全品类布局标杆企业,国内唯一同时量产g线/i线、KrF光刻胶并完成ArF光刻胶中试的公司。其中i线光刻胶市占率国内第一(超40%),KrF光刻胶市占率超60%,在成熟制程领域竞争力强劲。子公司瑞红电子的KrF光刻胶分辨率达0.13μm,已通过重要客户量产测试。同时布局湿电子化学品、锂电池材料等业务,形成多元发展格局。2025年新增5万吨半导体级光刻胶项目投产,叠加与华虹半导体、长电科技等深化合作,有望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持续提升市占率,业绩增长动力充足。
7.华特气体(688268)
电子特气国产替代核心企业,在光刻气体领域市占率国内第一、全球第二,产品覆盖芯片制造全环节。已实现20余种电子特气国产化,其中Ar/F2混合气、Kr/F2混合气等光刻气体打破美国空气产品公司垄断,通过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台积电南京厂认证。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5%,成功进入三星、SK海力士供应链。公司在建年产1500吨电子特气项目,聚焦先进制程所需高端品种,研发投入占比超8%,持续突破高纯度、低杂质关键技术,成长为全球电子特气领域重要参与者。
8.格林达(603931)
聚焦TMAH显影液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产品技术达到SEMI G5高标准,在显示面板领域市占率超40%,是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巨头核心供应商。近年来加速向半导体领域延伸,半导体级TMAH显影液已通过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验证,进入量产爬坡阶段。2024年半导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0%,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新建年产3万吨半导体显影液项目2025年投产,将进一步满足晶圆厂扩产需求。凭借“显示+半导体”双市场布局,叠加技术与客户优势,有望实现持续高速增长。
9.鼎龙股份(300054)
国内抛光材料绝对龙头,在CMP抛光垫领域市占率达70%,打破美国Cabot垄断,是芯片制程升级关键支撑材料供应商。产品已通过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电科技等全产业链客户认证,适配从28nm到7nm的不同制程。同时布局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子公司湖北鼎龙的g线/i线光刻胶实现量产,KrF光刻胶进入客户验证。2024年研发投入超5亿元,重点突破先进制程抛光垫与高端光刻胶技术。公司形成“抛光材料+光刻胶”协同布局,深度绑定国内半导体产业升级,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10.沪硅产业(688126)
国内大硅片国产化核心力量,聚焦12英寸硅片研发与生产,市占率约22.72%,打破日本信越、SUMCO垄断。12英寸硅片已通过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头部晶圆厂验证,实现28nm及以上制程稳定供货,14nm逻辑芯片用硅片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2024年12英寸硅片产能提升至80万片/月,2025年目标达120万片/月。公司累计募资超80亿元用于产能扩张与技术研发,在300mm重掺硅片等高端领域持续突破。随着国内晶圆厂扩产加速,大硅片需求激增,公司作为国产龙头将充分享受行业红利。
11.安集科技(688019)
半导体化学机械抛光液领域龙头,产品覆盖抛光液、抛光垫等关键材料,适配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等多场景。抛光液产品已通过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电科技等客户认证,在28nm及以上制程实现批量供货,14nm制程产品进入验证阶段。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5.96亿元,同比增长42.34%;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60.42%,盈利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体现产品结构升级成效。公司持续加码先进制程材料研发,与国内晶圆厂深度合作开发定制化产品,技术壁垒与客户粘性突出,成长潜力可观。
12.飞凯材料(300398)
电子化学品多领域布局企业,核心产品包括光刻胶配套材料、电子特气、锂电池材料等,2024年营收29.18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11.85%。在显示面板光刻胶领域市占率领先,是京东方、TCL华星核心供应商,同时半导体用光刻胶配套材料进入中芯国际供应链。2024年收购某电子特气企业,补强电子特气业务短板,形成“材料+试剂+特气”协同格局。公司毛利率维持35%以上,研发投入占比超7%,重点布局先进封装材料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随着下游需求放量,有望实现多业务共振增长。
13.新宙邦(300037)
电子化学品与新能源材料双龙头,电子化学品领域布局电解液、电容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等,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2.46亿元,业务规模稳步扩张。半导体化学品方面,湿电子化学品、光刻胶配套试剂已通过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验证,进入批量供货阶段;电容化学品全球市占率超30%,是村田、TDK等国际巨头供应商。新能源领域,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占率第二,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链。公司形成“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双轮驱动,研发投入占比超8%,在固态电池电解液、半导体高端化学品等领域持续突破,抗风险能力与成长能力兼具。
14.江化微(603078)
湿电子化学品全品类布局企业,产品涵盖硫酸、盐酸、硝酸、显影液等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光伏等领域。在中低端湿电子化学品市场占据稳定份额,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星光电、隆基绿能等跨行业龙头。近年来加速高端化转型,半导体级湿电子化学品通过中芯国际14nm制程验证,进入量产爬坡阶段。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6.73%,虽高端领域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间,但凭借全品类布局与技术积累,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有望逐步扩大份额。公司在建年产8万吨高端湿电子化学品项目,投产后将显著提升盈利能力。
15.巨化股份(600161)
覆盖氟制冷剂、含氟聚合物、电子化学品三大赛道的综合型化工企业,电子特气市占率全国第四。电子化学品领域布局电子级氢氟酸、三氟化氮、四氟化碳等品种,纯度达到SEMICON标准,已通过中芯国际、长江存储认证,进入半导体供应链。依托氟化工产业链优势,电子特气原料自给率超80%,成本优势显著。2024年电子化学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公司计划募资30亿元扩建电子特气产能,聚焦第三代半导体与先进制程需求,有望在国产替代中持续突破。
16.立昂微(605358)
半导体硅片与功率器件协同发展的龙头企业,在8英寸硅片领域市占率达12.65%,同时延伸至功率器件芯片制造,实现“材料+器件”协同。8英寸硅片已稳定供应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晶圆厂,12英寸硅片进入客户验证阶段,2025年将实现小批量生产。功率器件业务聚焦MOSFET、IGBT等品种,进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与比亚迪、宁德时代建立合作。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0%,净利润增速超50%,受益于硅片国产替代与功率器件需求爆发。公司持续加码研发,在大硅片先进制程与车规级功率器件领域突破,成长空间广阔。
以上内容仅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