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14亿元,同比减少6.43%;实现归母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减少44.37%;2025年三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1亿元,同比增加1.75%;实现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减少40.66%。
新品表现亮眼,25Q3营收同比增速转正。25Q3公司营收同比+1.75%,其中鲜货制品收入同比持平左右,其中细分产品上,夫妻肺片/整禽类/香辣休闲/其他鲜货销售收入分别同比-13.7%/-6.7%/+4.9%/+27.4%,新品表现相对亮眼,预包装及其他产品同比-1.1%。分地区来看,华东/华中/西南/华北/华南/西北/东北地区分别同比-1.9%/+0.7%/+4.9%/-17.3%/+73.1%/-13.8%/+6.8%,此外公司境外实现营收接近450万元左右。分渠道来看,经销/直营/其他分别同比-7.3%/+69.8%/+37.7%。
成本压力体现,加上规模效应损失,25Q3净利率延续承压。25Q3实现毛利率22.9%,同比-5.6 pcts,主要是进口牛肉等原材料价格同比提升,且出现一定的产品结构下滑、规模性效应损失,而在费用端,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0.1/+1.4pcts,最终归母净利率8.6%,同比-6.1pcts,整体延续年内利润承压趋势。
短期经营仍有压力,期待公司主业调整,关注海外业务进展。年内来看,公司经营压力延续,根据窄门餐眼数据,10月公司门店数量在5200家左右,同时考虑今年牛肉自低位回升,成本压力加大,预计公司短期内报表存在压力,期待公司后续主业调整落地,带动营收回归增长。而更进一步地,公司近年来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已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区域开店,此外4月正式启动尼泊尔生产加工基地项目,考虑尼泊尔对华出口100%税目产品实现零关税政策,未来公司通过尼泊尔工厂进口牛肉制品,将相较于南美、澳大利亚等地区大幅节省关税成本,显著提升公司成本控制能力,重点关注该项业务后续进展。
具体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欢迎联系 华创食饮团队
风险提示
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分红比例下降、成本改善不及预期

团队介绍
首席分析师:欧阳予
浙江大学本科,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研究型硕士,8年食品饮料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招商证券,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2021-2024年连续四届获新财富、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评选第一名,其中2024年获新财富、新浪金麒麟、水晶球和21世纪金牌分析师等评选第一名。
——白酒研究组(白酒、红酒、黄酒、酒类流通行业)
分析师:田晨曦
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刘旭德
北京大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王培培
南开大学金融学硕士,2024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大众品研究组(低度酒、软饮料、乳肉制品、烘焙休闲食品、食品配料等)
组长、高级分析师:范子盼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6 年消费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长江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严文炀
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寸特彬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学硕士,2025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执委会委员、副总裁、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董广阳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6年食品饮料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招商证券,瑞银证券。自2013至2024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八届第一,两届第二,一届第三,获金牛奖最佳分析师连续三届第一,连续三届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获水晶球最佳分析师四届第一,获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连续六届第一,获上证报最佳分析师评选五届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