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重庆摩帮两大巨头,在左宗申的掌握下,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
近期,隆鑫通用(603766.SH)与宗申动力(001696.SZ)相继报喜,双双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从修理摩托车,到制造摩托车,凭借着技术带来的影响力,左宗申被称为中国的“摩托大王”。2024年末,在重庆摩帮另一巨头“隆鑫系”破产重整之时,左宗申还顺利接手,扩张了自己的资本版图。
从销量来看,2024年,隆鑫通用和宗申集团摩托车销量分别为180万辆和154万辆,分别位居行业第二和第三。整合后,宗申集团成为中国摩托车企业第一。
73岁的左宗申仍奋战在企业一线,他主导的宗申动力及隆鑫通用正在积极出海。这辆来自重庆的摩托老大将驶向何方?值得期待。
坚守主业业绩平稳增长
左宗申的创业故事,始于上世纪80年代重庆街头的一间摩托车修理铺。
1952年,左宗申在重庆出生,幼时父母去世,他和弟弟左宗庆相依为命。1979年,在妻子袁德秀的支持下,左宗申带着5000块钱,和妻子一起下海卖鞋子。但他不懂怎么经营,很快就把钱亏光了。
生意做亏了,妻子袁德秀想起自己开摩托车维修店的哥哥,就推荐左宗申去学修理。左宗申拜大舅子为师,学修发动机。没想到他很有天赋,不到3年就出师,和妻子一起开了自己的维修店。
靠着好技术,他很快赚到了第一笔钱。有人说他的技术特别厉害:“只要车子从他身边过,听一听发动机的声音,就能知道发动机怎么样。”
彼时,中国摩托车市场尚处萌芽期,进口车型维修配件匮乏,左宗申凭借一手精湛的修理技艺积累了第一批客户,更在反复拆解调试中摸清了发动机的核心构造。
生意越做越大,左宗申决定干一把大的——创办宗申摩托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他将全部积蓄投入发动机研发,在寒冬里带着团队在简易厂房里反复试验。
这种对技术的偏执,成为宗申集团贯穿始终的基因。1997年,左宗申拿到了整车生产许可,这也意味着,他可以做自己的品牌。于是,在前几年技术的积累下,宗申摩托历时不到5年就成为了中国民营摩托车厂商第一名,年产量超过了百万辆。
国内市场做到第一,宗申动力的业务逐渐延伸至海外,产品出口到全球70多个国家。左宗申也登顶重庆首富。
多年的发展中,虽然也经历过金融危机、“限摩令”等种种坎坷,但左宗申都应对得很好。在那个企业家做大便开始率领集团多元化扩张的年代,左宗申却反其道而行之,一度限制宗申集团如房地产、矿产等多元化业务的发展,专攻摩托车主业。
因此,2017年,宗申动力营收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2024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84亿元,同比增长29.84%;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27.45%。
吃下隆鑫通用版图再扩张
重庆,可以说是中国的摩托重地,除了左宗申的宗申动力,还诞生了力帆、隆鑫等摩托车制造企业。
其中,由涂建华掌舵的“隆鑫系”,走向了与宗申动力不同的结局。
与左宗申不同,涂建华可以说是极擅长资本运作,其曾通过IPO上市、并购,构建了横跨A股、H股5家上市公司的“隆鑫系”。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激进的扩张,截至2021年11月底,隆鑫控股整体逾期债务高达124.96亿元。上百亿的债务,令涂建华不得不通过司法重整脱身,“隆鑫系”也轰然倒塌。
而左宗申也瞄准了这个时机,一举拿下了隆鑫控股。2024年12月24日,隆鑫通用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由隆鑫控股变更为宗申新智造,实际控制人由涂建华变更为左宗申。
事实上,隆鑫通用的规模大于宗申动力。截至2025年6月末,宗申动力及隆鑫通用总资产分别为127.7亿元、168.6亿元。从销量来看,2024年,隆鑫通用和宗申集团摩托车销量分别为180万辆和154万辆,分别位居行业第二和第三。
掌控着两家摩托车企业,左宗申仍旧稳健。2025年,两家摩托车企业并没有随着时代变迁而衰落,反而在左宗申的布局下焕发新生。
根据隆鑫通用发布的业绩预告,2025年前三季度,其预计实现净利润15.2亿元至16.2亿元,同比大增69.13%至80.26%。宗申动力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65亿元至7.82亿元,同比增长70%至100%。
业绩增长并非偶然,而是企业多年来技术积累与战略调整的结果。
隆鑫通用的业绩预增源于“公司摩托车业务及通用机械业务规模增长,以及无极系列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隆鑫通用的“无极”作为自主高端摩托车品牌,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自2005年起,隆鑫与宝马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其提供符合宝马质量标准的650cc以上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2024年公司250cc以上摩托车销量市占率达到14.2%,相比2022年提升5个百分点,其摩托车出口规模连续19年位居行业榜首。
2025年上半年,无极系列产品营收达19.80亿元,同比增长30.23%,其中出口销售收入11.90亿元,同比大增83.31%。
截至2025年上半年,无极在海外建有销售网点1292个,已超过国内的1053个,仅欧洲就有957个销售网点。
宗申动力内外销则几乎各占半边天,内销占比50.23%,外销占比49.77%。
值得关注的是,左宗申目前还在布局低空经济领域。资料显示,宗申航发是国内首批以民营为主体成功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的创新型企业之一。近年来,宗申航发的IPO进展备受资本市场关注,投资者对此充满期待,也带动宗申动力股价一度大涨。
不过,上市不易。10月14日晚间,宗申动力发布公告称,宗申航发综合考虑战略发展需要及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终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事项。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