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淘金ETF)
相关ETF分享
从相关ETF中,总市值较大且活跃度高的前4只ETF分别是电池ETF(561910)、新能源车ETF(515030)、锂电池ETF(561160)、储能电池ETF(159566)。这些ETF成交金额大,适合短线交易,其重仓股涵盖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储能与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能充分享受固态电池产业及相关指数的整体红利。
1.赣锋锂业(002460)作为江西新余上市的锂资源龙头企业,兼具民营资本活力与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公司是全球唯一覆盖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条技术路线的企业,自主研发的Li₆PS₅Cl基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电导率达1.2×10⁻² S/cm,通过卤化物掺杂将电化学窗口拓宽至5.5V以上 。同时布局锂金属负极,以真空蒸镀法制备20μm超薄锂箔,厚度均匀性±1μm,循环寿命超500次,配套的全固态电池样品能量密度达380Wh/kg 。目前已建成百吨级中试线,配套多家车企装车测试,2024年重庆基地5GWh混合固液电池投产,依托全球锂矿资源布局实现成本可控,在政策推动的量产浪潮中占据先发优势 。
2.厦钨新能(688778)总部位于福建厦门的国有控股企业,背靠厦门钨业集团,在稀土与新材料领域积淀深厚。公司是氧化物电解质标杆企业,开发的Li₇La₃Zr₂O₁₂(LLZO)电解质室温电导率达0.5mS/cm,远超行业平均0.3mS/cm水平,更通过表面改性技术解决与锂负极的界面阻抗问题 。全球首创CVD法硫化锂量产工艺,将成本降至20万元/吨,仅为进口价的五分之一,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2024年已实现千吨级出货,深度绑定卫蓝新能源与蔚来汽车,规划2025年建成万吨级产线,精准匹配下游电池厂扩产需求,在政策支持的氧化物路线中稳居头部地位 。
3.容百科技(688005)
注册于浙江余姚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地处长三角新能源产业集群核心区。作为全球高镍正极市占率超30%的龙头,公司针对性开发Ni92型高镍材料,配合固态电解质界面改性技术,将界面阻抗降低40%,完美适配硫化物电解质体系 。高镍正极作为固态电池提升能量密度的核心部件,其Ni≥90%的材料可将容量从220mAh/g提升至250mAh/g以上,通过纳米涂层技术隔绝与硫化物的副反应 。目前已深度绑定卫蓝新能源、孚能科技等固态电池厂,产品应用于半固态电池量产线,在政策推动的高端材料国产替代中持续受益 。
4.璞泰来(603659)
总部位于上海的民营科技企业,依托长三角产业协同优势布局电池材料全链条。公司是硅基负极产能全球领先者,建成1万吨/年产能基地,开发的“核壳结构Si/C”复合材料通过纳米硅与碳包覆技术,将体积膨胀率从300%压缩至10%以内,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超85% 。硅基负极作为半固态电池的过渡性核心材料,能有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公司已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的固态电池项目批量供货 。叠加预锂化技术突破,进一步补偿SEI消耗的锂资源,在政策支持的负极材料升级浪潮中,凭借技术闭环与客户协同构建竞争壁垒 。
5.长阳科技(688299)
注册于浙江宁波的民营制造企业,地处新能源材料产业密集带。公司是固态电池复合隔膜领跑者,开发的“高分子基体+纳米陶瓷颗粒”复合膜,离子电导率达10⁻³ S/cm,穿刺强度提升至500gf以上,兼顾离子传导与枝晶抑制功能 。固态电池隔膜已从传统隔离功能升级为“电解质功能膜”,超薄化(30μm以下)与复合化成为核心趋势,公司规划2025年建成5亿㎡产能,精准匹配国内头部固态电池厂的扩产需求 。依托长三角产业链配套优势,快速响应下游技术迭代,在政策扶持的功能膜替代赛道中抢占市场份额 。
6.光华科技(002741)
总部位于广东汕头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深耕电子化学品领域多年。公司是全球唯一实现高纯度硫化锂量产的企业,产品纯度达99.9999%,远超行业99.99%的标准,成本仅20万元/吨,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90%。硫化锂作为硫化物电解质的核心前驱体,是固态电池量产降本的关键,公司已与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深度合作,送样量达十吨至百吨级,产能可扩至3000吨/年。在工信部政策支持硫化物路线产业化的背景下,公司凭借原料端的成本与纯度优势,成为产业链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
7.东方锆业(002167
注册于广东汕头的民营上市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锆资源布局。公司是全球最大固态电解质锆源(氧化锆)供应商,市占率超50%,高纯度纳米氧化锆(用于LLZO氧化物电解质)产能2025年将达1万吨。氧化锆作为石榴石型电解质的核心原料,直接影响电池的离子传导效率与稳定性,公司产品覆盖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等全路线电解质原料供应,资源壁垒显著。随着政策推动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公司作为基础原料龙头,将持续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全面扩张 。
8.有研新材(600206)
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央企业,隶属中国有研科技集团,具备深厚的科研与国企背景。公司专注氧化物电解质路线,产品稳定性强,已稳定供货新能源汽车厂商,同时实现高纯硫化锂小批量生产,形成双料供应能力。2025年氧化物电解质产能计划达5000吨,紧密适配半固态电池快速装车需求,在中低端市场凭借成本优势占据一定份额。依托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的技术协同,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在政策支持的国有资本主导技术攻关中,发挥先锋作用 。
9.振华新材(688707)
注册于贵州贵阳的国有控股企业,依托西南地区矿产资源优势发展新材料产业。公司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突破,通过表面掺杂与梯度结构设计抑制氧气释放,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远超行业平均1500次水平 。富锂锰基理论容量超250mAh/g,电压平台达4.5V+,完美适配氧化物电解质宽电位窗口,已向清陶能源供应样品,配套全固态电池测试,2025年有望小批量量产 。在政策鼓励正极材料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公司凭借差异化路线打开增长空间 。
10.贝特瑞(835185)
总部位于广东深圳的民营科技企业,全球负极材料龙头,深耕动力电池领域十余年。公司是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专家,推出“聚合物+氧化物”复合体系,-10℃条件下内阻较传统液态电池降低10%,针刺安全性提升80%,已应用于半固态电池方案 。同时布局柔性聚合物电解质,适配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场景,更开发锂碳复合负极匹配全固态电池,氟化物电解质获百吨订单。依托深圳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等客户,在政策支持的消费电子与动力电池固态化场景中双向发力 。
11.天奈科技(688116)
注册于江苏镇江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地处长三角高端制造核心区。公司是碳纳米管导电剂核心供应商,其产品可优化固态电池电子通路,解决固固界面电子传导效率低的痛点 。碳纳米管作为新型导电剂,能显著提升电极导电性与结构稳定性,适配高镍正极与硫化物电解质的复合体系,已批量供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 。在政策推动固态电池性能升级的背景下,公司凭借导电剂技术优势,成为提升电池综合性能的关键配套力量 。
12.天赐材料(002709)
总部位于广东广州的民营化工企业,全球电解液与前驱体领域龙头。公司是全球最大硫化物电解质前驱体供应商,市占率超60%,2024年硫化物电解质量产线投产,成本较日企低40%,专利覆盖核心合成工艺 。依托“电解液-前驱体-电解质”的产业链布局,深度绑定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链,在硫化物路线产业化中占据先发优势。随着工信部60亿元资金支持技术攻关,公司量产能力与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成为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 。
13.三祥新材(603663)
注册于福建宁德的民营上市公司,毗邻宁德时代总部,具备地理与产业协同优势。公司是国内锆基材料龙头,氧化物电解质(LLZO)送样性能优异,良品率突破95%,是清陶能源唯一锆材供应商,规划年产10万吨氧氯化锆锂。开发的低成本锆基氯化物电解质材料实现小批量供货,技术路线适配多体系固态电池,兼顾性能与成本优势。在政策推动的宁德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中,公司凭借原料配套能力深度融入固态电池产业链 。
14.昊华科技(600378)
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央企业,隶属中国化工集团,具备强大的国企资源整合能力。公司是国内唯一量产三氟甲磺酸锂(硫化物电解质关键添加剂)的企业,部分材料已实现小批量供货,同时提供硫化物干法合成技术与高纯度无水硫化氢提纯方案。承担浙江省“尖兵”专项,联合上下游攻关超薄电解质膜工艺,2025年第二季度获得3.8亿元固态电池设备订单,彰显技术实力。在国家超长期国债给予15%资助的政策利好下,公司凭借国企背景与技术积累,加速推进材料产业化。
15.上海洗霸(603200)
注册于上海的民营科技企业,依托长三角科研资源布局前沿材料。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LLZO氧化物电解质吨级量产的企业,良品率超98%,2025年产能扩至2000吨/年,已供货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项目。主导制定《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国标》,成本较进口降低50%,技术路线与中科院深度合作,兼具标准话语权与技术优势。在上海新能源产业政策扶持下,公司量产能力与标准制定权形成双重壁垒,在氧化物路线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以上内容仅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