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从四中全会公报看下一个五年

时间:2025年10月24日 08:01

(来源:定位与商业模式研究)

文/刘胜军

中国的许多做法值得钦佩。中国政府制定富有远见的产业政策已成常态。战略远见、投资未来、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专注和团结(而非分裂)意识以及亿万民众建设国家的辛勤耕耘共同铸就了今日的成果。——《纽约时报》】

【中国需要学习美国从0到1的创新活力,美国需要学习中国的长期视野和规划能力。——刘胜军】

美国开始学习中国

今天,二十届四中全会在京闭幕,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应该说,“十五五规划”是这次全会的核心重点。

中国与美国经济体制一个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美国长期奉行“市场原教旨主义”,虽然极大激发了创新活力,也导致了贫富悬殊、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政府缺乏规划协调能力等后遗症。“烂尾的加州高铁”成了美国模式的伤痕。《美国反对美国》一书一针见血指出:

——自由主义的政府无法规划,规划要求权威性地应用权威

最近几年,面对中国在高铁、基础设施、新能源等领域的“超越欧美”的成就,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走出“华盛顿共识”的童话,转而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思考如何学习中国模式。

贵州平塘群峰间322米的世界最高混凝土桥塔

JACOB DREYER在《纽约时报》题为“特朗普的美国正变得越来越像中国”的文章指出:

——自2008年定居上海以来,我亲历了中国崛起的巅峰时刻。美国确有很多可向中国借鉴之处,中国正是这么做的。它吸收了美国模式中一些让中国再次强大的方面,同时始终坚持自己的基本制度,即中共的政治主导地位和国家高度参与所有事务。这个做法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尽管美中差别巨大,但深层次上高度相似的国情正在推动两国趋同。中国在实现工业振兴、追赶西方时曾向美国模式倾斜。如今,担忧落后的却是美国。中国的许多做法值得钦佩。中国政府制定富有远见的产业政策已成常态。主动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作为一种积极力量向老百姓推广,通过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惠及大众。中国正全力转向可再生能源,新的评估表明,曾是全球最高的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现已首次开始下降。中国有清洁、安全、高效的智慧型城市,它们通过整洁如新的高速公路和最先进的铁路网络紧密相连。政府还一直在教育和科技领域投入源源不断的资金。战略远见、投资未来、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专注和团结(而非分裂)意识以及亿万民众建设国家的辛勤耕耘共同铸就了今日的成果。中国学习了美国的榜样,但坚持自己的制度,并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上。

《纽约时报》另一篇题为“当硅谷陷入对中国的痴迷和羡慕”的文章指出:

——硅谷陷入了对中国的羡慕。美国科技界精英对中国的基建建设速度、制造业实力以及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的创新能力赞叹不已。与此同时,他们也在痛惜美国陈旧的基础设施、繁琐的监管体系,以及这个连螺丝钉、无人机乃至其生产设备都难以制造的经济体。一些人呼吁启动美国的DeepSeek项目,发布充满中国元素的产业宣言,甚至仿效中国科技行业严苛的“996”工作制。在硅谷领袖和关注政策的民主党人当中弥漫着一种对中国的痴迷情绪,混杂着好奇、焦虑与羡慕。长期以来关于中国的固有认知正被重新评估。曾被斥为抄袭者的中国企业如今突然成为研究效率与规模的典范;中国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体制也不再被视为政治上的不利因素,反而被重塑为高效执行的典范。前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在《纽约时报》的评论文章中呼吁,硅谷应减少对通用人工智能的痴迷,向中国同行学习,将人工智能融入日常生活。

管窥《十五五规划》

与既往的五年规划相比,“十五五规划”的特殊性在于:1)它恰逢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革命。自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进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错过了前几轮工业革命。今天,中国在数千年历史上第一次站在科技革命浪潮之巅;2)中美博弈已成当今世界的主流叙事。在中美竞技中,人工智能堪称最关键的战场。

《十五五规划》虽然全文尚未公布,但从四中全会公报依然可以管窥其关键内容和方向性含义。

高度评价“十四五”成就

公报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来形容十四五时期(2020-2025)。在这一期间,经受了世纪疫情严重冲击、房地产显著回落、中美博弈持续、世界秩序重构加速演进。尽管如此,“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尤其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GDP已经是美国的1.27倍。如今,中国拥有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统、赋能千行百业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无人机、高铁、量子科技等发展全球领先……

电动汽车销量占比

“十五五”的重要性

公报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因此,要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十五五”期间能否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至关重要。中国“十四五”规划史无前例地没有设定具体增长目标,然而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或达5.4%。要实现“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未来十年年均增速要达到4.7%左右。

外部环境依然严峻

中美博弈的长期性复杂性已经是必须直面的现实。公报指出:

——“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六大原则

公报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主要目标

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划重点

从公报内容来看,以下重点值得关注:

1、“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一国之本,房地产、股市过度泡沫化最终不可持续。过去几年重拳治理房地产,其出发点就是避免脱实向虚、重蹈日本90年代覆辙。

2、“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上一轮全球化中,美国最大的错误就是简单按照比较优势将制造业转移、外包,不仅国内出现“锈带”,而且制造业基础被大大削弱,结果在全球脱钩时陷入被动。如今,中国的稀土也具备了与芯片等量齐观的“卡脖子”威力。

3、“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美国不断收紧对中国的科技卡脖子,中国没有其他选择。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最近说“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95%降到0%”。以华为升腾、寒武纪、摩尔线程为代表的国产芯片迎来集体爆发。

4、“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中国在过去几十年,“极好地”解决了生产瓶颈。如今又面临另一个挑战:在中美博弈背景下,只有大幅度提高国内消费能力,才能消化巨大的生产能力,实现国内大循环。美国经济学家罗奇认为,鉴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房地产低迷,以及外部市场抵制情绪升温,推动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比以往更高。他呼吁中国在未来10年内,将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从目前约40%提升至50%。按照2024年134万亿的GDP规模,10%的比例这意味着13万亿的消费增量。

5、“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如果按照“木桶理论”,农村显然是中国最大的短板。如果实现农业现代化,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将对消费能力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工业和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农业长期以来是在补贴工业部门。香港交易所前行政总裁李小加最近指出:“我们必须投入资金帮助农民工,确保他们能在城市租得起房,让他们的孩子能(上学),获得医疗保障,得到某种程度的照料。中国需要确保做出奉献的一代农民,在后半生得到合理补偿。补偿这笔对农民的欠账,就是中国的未来,我们正朝这个方向前进。”

雄安新区

6、“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长期以来,中国储蓄率显著偏高,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抑制了消费意愿,使得居民部门不得不维持高储蓄作为预防。2025年,中国首次提出“投资于人”,此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一次伟大跃迁。如果中国能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极大消费潜能。

美国人几乎不存钱

7、“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要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欧美开出了空头支票,中国将其变成了现实,而美国却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如今,绿色经济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对提升中国的全球“软实力”至关重要。

8、“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要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军队是捍卫国家利益的终极力量。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决把全军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构建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加快发展战略威慑力量,大力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2025年的“九三大阅兵”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强大的军事力量。

我的期待

未来五年,风险和挑战多多,但依然令人期待:

——期待中国科技自主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从而击破美国“卡脖子”阳谋

——期待消费能力取得重大提升,让“内卷”成为过去时

——期待中国能在人工智能科技浪潮中实现弯道超车,既充分享受科技红利,又能驾驭人工智能的社会冲击

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成就令世界震惊,中国经济面对美国遏制和逆风展现的强大韧性令世界叹服。相信中国的国运,相信中国未来五年会带给世界更多的惊喜和惊艳!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企业家精神是第一生产力”首倡者

政治经济学+大历史观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佛山市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

致公党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委员

长江国际商会首席专家

山东省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首席专家

著有《下一个十年》

人大·中欧·华东师大

山东·菏泽·

【《史记·叔孙通传》:“汉王(刘邦)已并天下,诸侯共尊为皇帝于定陶”;《史记·范蠡传》: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