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刚刚!证监会警告函逼出绿地真相,1300 亿诉讼藏不住了!公司被查

时间:2025年10月19日 09:55

绿地控股,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巨头,现在就像一个被债主堵满了门的“老赖”,家底快被掏空了,而这一切是被证监会一纸警告函给捅出来的。

下面分点说清楚:

1. 官司多到吓死人

一个月被告100次: 光是20259月这一个月,它就新增加了3102件官司,平均每天超过100件。涉及金额112亿。

基本都是当被告: 3100多件官司里,95%以上(2957件) 是别人告它。告它的主要是:

施工单位、材料商(讨要工程款)

买了它房子或租了它铺面的业主(房子有问题或者交不了房)

说白了,就是欠钱不还,或者货不对板。

历史包袱巨重: 这不是突然爆发的。从2022年到现在,三年半的时间里,它累计的官司总金额已经接近1300亿元!而且趋势是越来越多,说明情况在加速恶化。

2. 为什么现在才“坦白”?

被证监会抓了现行: 今年4月,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给绿地发了警告函和责令改正书,直指它在20222023年隐瞒了大量该披露的诉讼,没有及时告诉投资者。

瞒不住了,只能交代: 在被监管层“敲打”之后,绿地没办法,才在8月份和10月份连续发布公告,把过去几年和最近几个月的“烂账”一次性抖了出来。所以,标题说“警告函逼出真相”,一点都没错。

3. 绿地现在到底有多惨?

彻底没钱了: 整个房地产行业不行,绿地也深陷泥潭。它一边欠着巨额的国内外债务(最近连美元债都停止回购了,等于承认还不上),另一边国内还有大量烂尾的“保交楼”项目等着钱去复工。

“救火”的钱远远不够: 就这么点钱,是先还债主(避免破产)?还是先救项目(避免社会问题)?它已经左右为难,顾头不顾腚了。

身份尴尬,没人兜底:

它名义上是“国企”,但实际控制权在管理层手里,是个“混合所有制”企业。

这就导致出事了,没有纯国企那样的“国家爹”强力兜底,也无法像纯民企那样灵活变卖资产或者谈判。成了 “没人管的娃” ,处境非常尴尬。

总结一下:

绿地控股现在已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重症病人”:

病症: 债务和官司缠身,现金流濒临枯竭。

病因: 行业寒冬 + 自身经营问题。

诊断书: 被证监会查出隐瞒病情,被迫公开。

风险: 对于买了它房子的人(可能烂尾)、借给它钱的债主(可能血本无归)和持有它股票的投资者(股价可能继续暴跌)来说,风险都极高。

现在公布的这1300亿诉讼,很可能还只是 “冰山一角” ,水面下的问题可能更大。绿地这场危机,远未结束。

证券代码:600606 证券简称:绿地控股 编号:临2025-041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20259月涉及诉讼的公告

重要内容提示: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20259月涉及诉讼3102件,累计金额111.87亿元。其中,已决诉讼325件,累计金额0.67亿元;未决诉讼2777件,累计金额111.20亿元。

●截至目前,公司所处的房地产及基建行业依旧处于调整周期,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所涉及的相关诉讼事项仍面临较大压力。对此,公司高度重视,把诉讼化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组建工作专班、实施领导包案、强化督办考核、完善重大诉讼化解机制等措施,全力予以推进。公司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予以妥善处理,进一步减小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依法保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鉴于部分案件尚未审理、判决、执行,其对公司后期利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最终实际影响以法院/仲裁生效判决/裁决为准。公司将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及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一、相关诉讼情况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20259月涉及诉讼3102件,累计金额111.87亿元。其中,已决诉讼325件,累计金额0.67亿元;未决诉讼2777件,累计金额111.20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1.被诉事项情况

2025 9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的诉讼事项共有2957件,累计金额90.33 亿元。其中,已决诉讼325件,累计金额0.67亿元;未决诉讼2632件,累计金额89.66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1200件,金额47.78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1156件,金额4.31亿元;其他诉讼纠纷601件,金额38.25亿元。

2.主诉事项情况

2025  9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原告的诉讼事项共有145件,累计金额21.54 亿元。其中,已决诉讼0件,累计金额0亿元;未决诉讼145件,累计金额21.54 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74件,金额19.49 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35件,金额0.24亿元;其他诉讼纠纷36件,金额1.82亿元。

二、相关诉讼事项对公司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1.截至目前,公司所处的房地产及基建行业依旧处于调整周期,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所涉及的相关诉讼事项仍面临较大压力。对此,公司高度重视,把诉讼化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组建工作专班、实施领导包案、强化督办考核、完善重大诉讼化解机制等措施,全力予以推进。公司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予以妥善处理,进一步减小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依法保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公司后续可能涉及的新增相关诉讼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将及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2.鉴于部分案件尚未审理、判决、执行,其对公司后期利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最终实际影响以法院/仲裁生效判决/裁决为准。公司将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及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10 11

证券代码:600606 证券简称:绿地控股 编号:临2025-037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202578月涉及诉讼的公告

重要内容提示: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202578月涉及诉讼5518件,累计金额156.62亿元。其中,已决诉讼737件,累计金额5.68亿元;未决诉讼4781件,累计金额150.94亿元。

●截至目前,公司所处的房地产及基建行业依旧处于调整周期,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所涉及的相关诉讼事项仍面临较大压力。对此,公司高度重视,把诉讼化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组建工作专班、实施领导包案、强化督办考核、完善重大诉讼化解机制等措施,全力予以推进。公司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予以妥善处理,进一步减小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依法保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鉴于部分案件尚未审理、判决、执行,其对公司后期利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最终实际影响以法院/仲裁生效判决/裁决为准。公司将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及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一、相关诉讼情况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202578月涉及诉讼5518件,累计金额156.62亿元。其中,已决诉讼737件,累计金额5.68亿元;未决诉讼4781件,累计金额150.94 亿元。具体情况如下:

1.被诉事项情况

2025 7-8 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的诉讼事项共有5234件,累计金额123.39亿元。其中,已决诉讼716件,累计金额5.50亿元;未决诉讼4518件,累计金额117.88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2011件,金额65.78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2119件,金额10.64亿元;其他诉讼纠纷1104件,金额46.97亿元。

2.主诉事项情况

2025  7-8 月,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原告的诉讼事项共有284件,累计金额33.23亿元。其中,已决诉讼21件,累计金额0.17亿元;未决诉讼263件,累计金额33.06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129件,金额27.22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62件,金额0.51亿元;其他诉讼纠纷93件,金额5.51亿元。

二、相关诉讼事项对公司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

1.截至目前,公司所处的房地产及基建行业依旧处于调整周期,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所涉及的相关诉讼事项仍面临较大压力。对此,公司高度重视,把诉讼化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组建工作专班、实施领导包案、强化督办考核、完善重大诉讼化解机制等措施,全力予以推进。公司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予以妥善处理,进一步减小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依法保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公司后续可能涉及的新增相关诉讼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将及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2.鉴于部分案件尚未审理、判决、执行,其对公司后期利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最终实际影响以法院/仲裁生效判决/裁决为准。公司将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及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913

证券代码:600606 证券简称:绿地控股 编号:临2025-032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涉及诉讼的补充

公告

重要内容提示: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42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以下简称“上海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沪证监决[2025]79号)。根据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责令整改的要求,现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涉及诉讼事项情况进行公告。

●公司所处的房地产及基建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所涉及的相关诉讼事项出现一定程度上升。对此,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并把诉讼化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组建工作专班、实施领导包案、强化督办考核、完善重大诉讼化解机制等措施,全力予以推进。经过公司妥善处理,过往的诉讼事项,大部分处于已决状态。对于未决诉讼事项,公司也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予以妥善处理,进一步减小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依法保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0222024年,公司已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在相应的年报中进行了会计处理及披露。鉴于部分案件尚未审理、判决、执行,其对公司本期利润及期后利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最终实际影响以法院/仲裁生效判决/裁决为准。公司将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及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42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以下简称“上海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沪证监决[2025]79号)。根据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责令整改的要求,现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涉及诉讼事项情况补充公告如下:

过去几年,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所处的房地产及基建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行业上下游相关诉讼纠纷增多。在此背景下,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所涉及的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等出现一定程度上升。

一、2022年涉及诉讼情况

2022 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涉及诉讼3655件,累计金额193.24亿元。其中,已决诉讼3641件,累计金额187.23亿元;未决诉讼14件,累计金额6.02亿元。

1.被诉事项情况

2022 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的诉讼事项共有3128件,累计金额139.94 亿元。其中,已决诉讼3118件,累计金额138.50亿元;未决诉讼10件,累计金额1.44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2378件,金额76.69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392件,金额1.49亿元;其他诉讼纠纷358件,金额61.76亿元。

2.主诉事项情况

2022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原告的诉讼事项共有527件,累计金额53.30亿元。其中,已决诉讼523件,累计金额48.73亿元;未决诉讼4件,累计金额4.58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404件,金额43.79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79件,金额1.05亿元;其他诉讼纠纷44件,金额8.46亿元。

二、2023年涉及诉讼情况

2023 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涉及诉讼4309件,累计金额317.47亿元。其中,已决诉讼4261件,累计金额303.31亿元;未决诉讼48件,累计金额14.15亿元。

1.被诉事项情况

2023 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的诉讼事项共有3576件,累计金额224.41 亿元。其中,已决诉讼3538件,累计金额215.50亿元;未决诉讼38件,累计金额8.90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2302件,金额117.82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843件,金额5.94亿元;其他诉讼纠纷431件,金额100.65亿元。

2.主诉事项情况

2023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原告的诉讼事项共有733件,累计金额93.06亿元。其中,已决诉讼723件,累计金额87.81亿元;未决诉讼10件,累计金额5.25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495件,金额56.52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154件,金额3.03亿元;其他诉讼纠纷84件,金额33.51亿元。

三、2024年涉及诉讼情况

2024 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涉及诉讼8801件,累计金额390.36亿元。其中,已决诉讼8082件,累计金额348.32亿元;未决诉讼719件,累计金额42.04亿元。

1.被诉事项情况

2024 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的诉讼事项共有8082件,累计金额348.32 亿元。其中,已决诉讼6674件,累计金额272.14亿元;未决诉讼1408件,累计金额76.18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4991件,金额145.61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2400件,金额20.27亿元;其他诉讼纠纷691件,金额182.44亿元。

2.主诉事项情况

2024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原告的诉讼事项共有719件,累计金额42.04亿元。其中,已决诉讼616件,累计金额21.61亿元;未决诉讼103件,累计金额20.43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410件,金额33.72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194件,金额1.58亿元;其他诉讼纠纷115件,金额6.74亿元。

四、2025年上半年涉及诉讼情况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涉及诉讼6998件,累计金额298.24亿元。其中,已决诉讼4185件,累计金额85.03亿元;未决诉讼2813件,累计金额213.21 亿元。

1.被诉事项情况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的诉讼事项共有6496件,累计金额254.53 亿元。其中,已决诉讼3961件,累计金额77.39亿元;未决诉讼2535 件,累计金额177.14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3805 件,金额109.08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2109件,金额7.26亿元;其他诉讼纠纷582件,金额138.19亿元。

2.主诉事项情况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原告的诉讼事项共有502件,累计金额43.71亿元。其中,已决诉讼224件,累计金额7.64亿元;未决诉讼278件,累计金额36.07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193件,金额36.94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135件,金额1.56亿元;其他诉讼纠纷174件,金额5.21亿元。

五、相关诉讼事项对公司的可能影响

1.近年来,公司所处的房地产及基建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在此背景下,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所涉及的相关诉讼事项出现一定程度上升。对此,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并把诉讼化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采取组建工作专班、实施领导包案、强化督办考核、完善重大诉讼化解机制等措施,全力予以推进。经过公司妥善处理,过往的诉讼事项,大部分处于已决状态。对于未决诉讼事项,公司也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予以妥善处理,进一步减小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依法保护公司及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公司后续可能涉及的新增相关诉讼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公司将及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2.2022  2024 年,公司已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在相应的年报中进行了会计处理及披露。鉴于部分案件尚未审理、判决、执行,其对公司本期利润及期后利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最终实际影响以法院/仲裁生效判决/裁决为准。公司将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及时按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六、整改措施

公司将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诉讼信息披露管理,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公司规范运作水平。为此,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落实以下措施:

1.准确统计。公司按监管要求及时统计发生的诉讼和仲裁事项,确保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完整。

2.及时披露。严格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要求,对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且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10%以上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以及连续12个月内发生的诉讼和仲裁事项涉案金额累计达到前述标准的,均及时进行临时公告予以披露,并在年度报告中予以汇总披露。

3.完善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重大内部信息管理制度,督促相关业务部门、子公司按照公司重大内部信息管理要求,密切关注、跟踪日常事务中与信息披露相关的事项,严格执行重大内部信息报告机制。

4.加强培训。持续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各部门、各子公司责任主体的披露意识,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特此公告。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827

证券代码:600606股票简称:绿地控股编号:临2025-007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42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以下简称“上海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张玉良、张蕴、王晓东采取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沪证监决[2025]79号)。现将相关内容公告如下: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玉良、张蕴、王晓东:

经查,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地控股或公司)存在以下事实:

2022 11日至20231231日,你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涉及的诉讼事项累计金额已达到应当披露的标准,你公司未及时披露,在2022年和2023年年度报告中亦未如实完整披露相关诉讼事项。上述行为不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1月修订)》第7.4.1条第一款第一项、7.4.2条第一款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2 --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2115号)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第一款、第十四条第十项、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一项、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证券法》第八十条第二款第十项的规定。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我局决定对绿地控股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绿地控股应在收到本监督管理措施后三十日内予以改正并提交书面报告。

张玉良作为绿地控股时任董事长,对绿地控股上述行为负有责任,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五十二条第三项,我局决定对张玉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张蕴作为绿地控股时任董事、执行总裁,对绿地控股上述行为负有主要责任,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五十二条第三项,我局决定对张蕴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王晓东作为绿地控股时任董事会秘书,对绿地控股上述行为负有责任,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五十二条第三项,我局决定对王晓东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如果对本监督管理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也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与诉讼期间,上述监督管理措施不停止执行。”

公司及相关人员高度重视上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中所涉问题,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真总结、整改。公司将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规范运作水平,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促进公司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422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