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15.3亿美元!翰森制药凭CDH17 ADC达成授权,背后是超270亿现金的研发底气

时间:2025年10月17日 11:59

(来源:求实药社)

10月17日,翰森制药宣布将其在研的CDH17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HS-20110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益授权给罗氏。这一消息立即在资本市场引起积极反应。

根据协议,罗氏将向翰森制药支付8000万美元预付款,以及最高可达14.5亿美元的临床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金额,另加基于未来净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分层销售提成。截至当天发稿,翰森制药股价上涨3.92%,报37.14港元。

这次合作是中国创新药企在ADC领域研发实力获得国际顶级药企认可的又一重要例证。结合翰森制药此前将B7H3、B7H4 ADC授权给GSK的案例,可以说明翰森已建立起一个可持续输出的ADC技术平台,这比单一产品的成功更具战略价值。

几乎与此同时,迈威生物也宣布其靶向CDH17的ADC创新药7MW4911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批准,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赛道的竞争热度。CDH17这一原本相对低调的靶点,正迅速成为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星。

交易全景:翰森制药的ADC国际化战略

根据翰森制药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常州恒邦药业有限公司与罗氏子公司F. Hoffmann-La Roche Ltd订立了许可协议。许可协议规定,翰森制药授予罗氏全球独占许可(不含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20110。

HS-20110是一款在研的CDH17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目前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

被许可方罗氏是瑞士上市公司Roche Holding AG的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及体外诊断领导者,罗氏拥有强大的全球商业化能力。

对于此次合作,翰森制药董事会认为,订立该许可协议“符合本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有助于充分发挥本集团技术平台的科学及商业价值”。

CDH17靶向药物:多元竞争格局

CDH17作为一种跨膜粘附分子,在正常组织中高度局限于肠上皮基底外侧膜表达,而在结直肠癌、胃癌及胰腺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呈现显著过表达。这种独特的表达模式使CDH17成为ADC药物开发的理想靶点。CDH17靶向药物的研发呈现出多元化的技术路线,ADC、双特异性抗体、CAR-T疗法等不同模态的药物纷纷进入研发管线,竞争日趋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CDH17靶向ADC领域已呈现出中国药企领跑的局面。据行业媒体统计,目前全球进入临床试验或IND申请阶段的CDH17靶向ADC药物至少有9款,且全部源于中国药企,这充分展现了国内在该靶点前沿领域的研发实力。

1. ADC领域翰森制药的HS-20110已进入全球I期临床试验,并成功授权给罗氏。迈威生物的7MW4911则采用高度工程化设计,整合三大核心元件:具有快速内化特性及跨物种中等亲和力的CDH17高特异性单抗Mab0727、新型可裂解连接子、以及为克服多药耐药机制设计的专有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MF-6载荷。

2. 双抗与三抗领域信达生物则瞄准了三抗,其IBI3019是一款靶向EGFR、CDH17和CD16A的新型三特异性抗体,用于结直肠癌治疗。该分子的核心思路是通过靶向肿瘤高表达的CDH17来增强肿瘤特异性EGFR抑制作用,同时减少在EGFR疗法中常见的皮肤毒性。

3. CAR-T细胞疗法领域CAR-T疗法先驱Carl June博士与宾州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靶向CDH17的CAR-T疗法,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可抑制难治胃肠道癌症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生长。

一些企业还采取了“多模态”开发策略,针对CDH17同时布局了ADC和细胞衔接器(TCE)等不同技术平台的候选药物,以期最大化该靶点的治疗潜力。

财务实力:从半年报看翰森制药的创新转型

翰森制药之所以能够与国际药企巨头达成如此高价值的交易,并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与其坚实的财务基础和成功的创新转型密不可分。

根据翰森制药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达74.34亿元溢利31.35亿元,同比增长15.0%。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上半年,翰森制药创新药与合作产品销售收入达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总收入比例上升至82.7%。这一数据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据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2024年国内头部药企创新药收入占比普遍在50%-70%区间。

创新药收入占比突破80%,标志着翰森制药已从“仿创结合”成功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公司的研发投入也在持续增加,2025年上半年,翰森制药研发开支约14.41亿元,同比增长20.4%,占总收入比例约19.4%

公司正在推进超过7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分属40余个候选创新药。在财务稳健性方面,根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36.05亿元,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271.04亿元,这为公司的持续创新研发投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罗氏的战略意图:ADC领域的全球化合作

罗氏此次重金引入HS-20110,是其巩固在肿瘤学和ADC领域领导地位的关键举措。作为ADC领域的先驱之一(拥有已上市药物Kadcyla),罗氏正通过内部研发和外部引进双管齐下,丰富其管线。CDH17作为一个在胃肠道癌症中高度特异表达的靶点,完美契合了罗氏在消化道肿瘤这一巨大市场的布局需求,有望为其填补市场空白或打造新的增长点。

结束语

从市场前景看,CDH17靶向药物面对的是巨大的消化道肿瘤市场。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均是高发性或高致死性肿瘤,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靶向CDH17的药物有望为这些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值得注意的是,CDH17靶向药物的研发竞赛才刚刚开始。特别是在进展最快的ADC赛道,中国药企凭借前瞻性的布局和高效的执行力,已确立了全球引领者的先发优势。这一现象集中反映了中国创新药研发在特定前沿靶点上实现突破并参与全球竞争的新趋势。

尽管CDH17靶向疗法前景广阔,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目前所有在研的CDH17靶向药物,包括HS-20110和7MW4911,大多尚处于I期临床试验或更早的临床前研究阶段。其最终的人体疗效、安全性耐受性、以及最佳的用药策略,都需要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最终验证。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关于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