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民航报)
近日,2025年国际机场博览会在广州举办。在机场服务创新产品展区,多家航空企业集中展示了多项科技成果,呈现了行业最新技术研究进展。其中,5G-A、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何深度赋能机场运营、为民航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本次博览会的焦点议题。围绕这一热点,记者探访了以人工智能和数字科技为核心的行业先锋——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展台,深入探寻民航领域的前沿科技,破译智慧民航发展的“数智密码”。
广州数字科技集团亮相机场服务创新产品展区,展出了涵盖智慧登机、信息安全、检测认证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产品(广州数字科技集团供图)
数智赋能出行
打造机场服务“新体验”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民航建设正全方位重塑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引领民航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本届博览会上,广州数字科技集团以“智绘机场数联低空”为主题,携广电运通、海格通信、广电计量、广州低空公司、运通智能、广电五舟、暨通信息、赛姆科技、领信数科等成员企业集体亮相机场服务创新产品展区,并展出了涵盖智慧登机、信息安全、检测认证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产品。
其中,运通智能推出的基于三维场景感知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登机闸机备受瞩目。该闸机集成了高精度三维视觉感知算法、一体化高速证件核验等多项关键技术,旅客只需要出示登机牌或护照、身份证等证件,即可自动完成核验与通行,极大地简化了登机流程。同时,该闸机设计符合人体工学,与同类产品相比,通道占地面积减小30%,通行效率提高50%,显著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与旅客登机体验。
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运通智能还展示了智慧机场产品矩阵,包含出行场景大模型、数字人客服、多元支付方案、智能行李测量机等一系列产品。
运通智能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具备“全球化技术+本地化交付”的核心能力,能够根据不同机场的业务流程和旅客习惯定制解决方案,真正实现科技与出行体验的双重升级。目前,运通智能的智慧出行产品已服务全球20多个国家、200多条交通线路。
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机场运行“生命线”
机场是数据密集型的交通枢纽,其信息安全与高效运维直接关系到运行安全与服务质量。
作为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旗下数字安全板块核心企业,领信数科以“智护机场信息安全”为主题,全面展示了从云、网、边、端多维数据安全防护到机场可信数据空间构建的一体化能力。针对机场视频设备部署分散,易被非法接入、攻击,存在管控盲区等痛点,领信数科助力机场精准判断视频设备是否被仿冒、偷传数据,确保视频系统安全合规运行;针对机场老旧系统无加密认证和访问控制防护、难以管控等问题,领信数科通过双重认证、加密传输和风险防护技术,结合轻量化宽温设计,为机场关键系统筑起坚实安全屏障;面对机场多系统跨网交换数据量大且实时性要求高等难题,领信数科凭借分布式集群、并行交换、全维度安全防护三大技术,助力机场既能满足高通量数据交换需求,又可实现多数据源适配,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记者在现场看到,作为中国领先的数智物联行业方案专家,暨通信息展示了基于“数字孪生可视化平台”物联网融合系统,通过AI、物联网与AR(增强现实)实景等技术,实现“一屏统管”指挥。“我们致力于为机场绿色节能、安防运维等环节提供高效、智能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绿色节能环节,精准管控机场能源使用,降低运营成本;在安防运维环节,构建全方位的智能安防体系,确保机场安全稳定运行。”暨通信息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暨通信息曾参与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旅客到达防返流及员工通道速通门项目、T3航站楼旅客过夜酒店项目,以及深圳机场围界安防等智能化和信息化项目,涵盖机场运营管理、旅客服务、安全保障等核心环节,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此次参展不仅体现了其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更凸显了其全链条服务能力与生态协同优势。
赛姆科技则同步展出了“数会通”下一代组网终端防护系统,专注于机场关键物联网终端的安全防护,筑牢“看不见的安全防线”。广电五舟以AI算力为引擎探索自主可控的信创国产化,赋能机场数智升级。
创新通信技术
架起天地协同“连心桥”
在跑道之上,银鹰列阵,展翅冲天。在持续不断的起降穿梭中,高质量稳定通信是保障飞行安全的生命线。
作为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展团的核心企业,海格通信不仅是全频段覆盖的无线通信与全产业链布局的北斗导航装备研制专家,更是新一代数智生态建设者。其在本届博览会推出了北斗综合时空基准网络、多源融合空域监管网络、多场景飞行器等系列产业前沿技术及解决方案。
在民航通信产品方面,海格通信的甚高频地空通信电台作为民航通信安全的核心支柱,具有200海里的超远通信半径,并深度融合空中交通管制、航行情报传输与运行管理功能,凭借全球100余个机场近8万小时零故障运行的卓越稳定性,树立起航空通信可靠性的标杆。其创新性模块化架构实现了收发一体机与核心部件热插拔互换,同步兼容模拟与VoIP双模通信,在10.6公斤紧凑机身内突破传统设备体积限制,既满足当前空管体系高效运维需求,更为智慧机场升级预留数字接口,推动全球空管系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持续护航每日数万架次航班的平安起降。
当前,数字化发展日益加快,北斗导航系统已从“天边”走向“身边”,成为赋能千行百业、服务亿万大众的基础设施。
海格通信展出的北斗综合时空基准网络产品,提供覆盖芯片、模组、终端的北斗高精度定位全产业链产品与解决方案,核心产品包括多频多模射频芯片、低功耗北斗三号射频芯片、车规级高精度定位芯片、宽带高线性低噪声放大器芯片、北斗全频点/多频高精度定位模组等。此外,该解决方案基于地基/星基增强技术,提供静态毫米级、动态厘米级的精准定位和优于20纳秒的授时精度,满足飞行器起降及高密度飞行对高可靠时空基准的需求。
“海格通信将持续聚焦自主创新,进一步推动‘智能装备+数字平台+场景服务’的闭环生态构建,实现从装备提供商到能力提供商的转型,联合行业伙伴推动创新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海格通信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核心产品的关键突破到全流程解决方案的系统构建,再到坚实算力的强力支撑,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充分展现了在智慧民航领域的技术实力和产业成果。面向未来,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将持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助力民航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中国民航报 记者梁永军、冯智君)
(本文刊载于中国民航报2025年10月15日8版)《智慧民航》导刊每周三
与广大读者见面
让我们一起
聚焦智慧民航建设热点
擘画全新未来
期待您的来稿!
投稿邮箱:icanews@163.com
编辑|张 彤
校对|李季威
审核|韩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