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大客户依赖重生产有“卡脖”风险 易加增材“抗压”冲刺科创板

时间:2025年10月15日 15:13

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业级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的易加增材,于今年7月19日已通过上交所问询。作为国内增材制造行业的头部企业,易加增材本次冲击科创板IPO,可能与国内行业竞争对手铂力特(688333.SH)、华曙高科(688433.SH)已经成功登录科创板有关。只有尽快获得资本支持,易加增材才能在未来竞争中保持强劲动力。

不过,对于易加增材来说,目前企业经营问题不少,要想成功登录科创板并在今后竞争中建立优势,还是要好好修炼“内功”。

市场潜力大竞争无优势

易加增材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的平均售价上升趋势明显,2019年至2024年,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的平均售价从9万美元上升至31.69万美元,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的平均售价接近50万美元,主要系设备向大型化发展,设备单价持续上升。

铂力特、华曙高科、易加增材拥有的全球金属增材制造设备产品,销量相较于非金属增材制造设备而言较少,单台价值更高。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增材制造市场规模将超过630亿元,2021年-2025年复合年均增速20%以上,行业景气度高。另据预测,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到2027年有望达千亿元级别,市场空间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公告称,易加增材中标研究所采购的米级大尺寸增材制造设备,标的金额570万元。

招股书也显示,易加增材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7亿元、4.09亿元、4.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2.60万元、6858.15万元、9881.34万元,保持较快增速。

虽然经营业绩不俗,但在行业竞争中,易加增材目前无优势。

易加增材在招股书中将EOS、3D Systems、SLM Solutions、GE Additive列为海外竞争对手,国内竞争对手为铂力特、华曙高科。仅从国内竞争对手来看,2024年三家公司铂力特和华曙高科分别为13.26亿元和4.92亿元,都高于易加增材的4.71亿元;净利润铂力特1.04亿元略高于易加增材。但2024年设备收入为对比,铂力特为5.45亿元,营收占比41%;华曙高科为3.16亿元,营收占比64%;易加增材为4.41亿元,营收占比94%;明显易加增材的设备出售对营收影响最大。而市场占比,铂力特的1.28%也高于易加增材的1.03%。

有被“卡脖”风险研发投入不足

尽管易加增材在整机设计和集成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在关键核心部件的供应链上,仍然存在对进口的较高依赖性。

招股书显示,公司增材制造装备涉及的激光器和振镜等关键光学器件,主要依赖于从德国和美国等境外国家进口。这些进口振镜和激光器在行业内应用历史久、性能成熟稳定、知名度高,而国产零部件在短期内无法完成有效的全面替代,尤其是在长期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

这种对核心元器件的高度依赖,使得公司面临着显著的供应链风险。如果未来全球贸易摩擦或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相关国家或地区采取限制性贸易政策或出口管制,将可能导致公司核心元器件供应紧张,影响向客户交付产品的时效性,或导致采购价格上涨,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构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且作为科创板企业,公司研发投入不高,刚刚够上科创板门槛。

招股书,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逐年增加。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117.90万元、2,377.39万元和3,061.03万元。这三年的研发费用合计为7,556万元。虽然这一累计投入略低于科创板通常要求的8,000万元门槛,但公司报告期内的综合研发费用率为6.71%,由于该比率高于科创板规定的5%标准,公司符合科创板对研发投入的要求。

而本次IPO拟募集资金12.05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9.06亿元,约占75%)被用于北京扩产和杭州产业化项目,主要用于购置土地、建筑安装和设备购置等固定资产投入。相比之下,拟用于杭州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资金为1.87亿元,占比约为16%,反映出公司当前战略重点在于快速扩大产能和实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大客户不稳定且依赖大

易加增材在2022年至2024年报告期内,其前五大客户群体呈现出显著的变动性,除了敬业集团这一“老面孔”之外,其余主要客户的位置几乎经历了“大换血”式的变化。招股书显示,易加增材的前五大客户名单被描述为“飘忽不定”。

在2022年度,易加增材的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7.46%,其中敬业集团有限公司位列第一,贡献了6,995.00万元的收入,占比达到28.32%。西安空天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紧随其后,贡献了3,675.00万元,占当期收入的14.88%。此外,山东顶维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1,514.89万元,占比6.13%)、客户A(1,130.00万元,占比4.58%)以及深圳市联泰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75.95万元,占比3.55%)也构成了2022年度的主要客户群体。

进入2023年度,主要客户群体发生变化,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下降至38.16%。2022年的第一大客户敬业集团退居第二,贡献了3,588.42万元(占比8.78%)。客户A取代了第一的位置,收入达4,008.82万元,占比9.81%。新进入前五的客户包括宁波中科祥龙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3,491.54万元,占比8.55%)和成都新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752.61万元,占比6.74%)。西安空天机电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仍然在前五之列,收入为1,748.08万元,占比4.28%。

到了2024年度,前五大客户的构成再次变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回升至41.72%。当年的第一大客户是雷石智造,贡献了5,990.83万元的收入,占总营收的12.72%。敬业集团有限公司保持在第二的位置,收入为4,259.15万元,占比9.05%。此外,江苏仰望(3,516.95万元,占比7.47%)和山东航宇工业装备有限公司(2,400.00万元,占比5.10%)也成为了前五大客户。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名单相比2024年变动了三家公司,其中包括了2024年的第一大客户雷石智造。

大客户群体频繁变动且集中度较高给易加增材带来了显著的财务影响。公司对主要客户的销售依赖性较强,而主要客户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了应收账款余额的持续大幅攀升。报告期内,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从2022年末的8,224.63万元 增加到2023年末的15,397.61万元,并在2024年末进一步增至21,673.74万元。应收账款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也从2022年的33.30% 一路提高到2024年的46.04%。

这种应收账款的激增是导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整体恶化的深层次矛盾之一。在2022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净流出超过1亿元,随后在2023年度实现净流入1,967万元。然而,到2024年度,由于应收账款占比持续攀升,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再次转为净流出9,379.50万元,相比2023年暴跌了576%。

而大客户带来的经营不稳定性,对于易加增材来说,也是上市审核的重要风险。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