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氰化物行业:在监管与需求驱动下的稳定发展与新机遇

时间:2025年10月10日 08:16

(来源:普华有策)

氰化物行业:在监管与需求驱动下的稳定发展与新机遇

氰化物作为无机盐工业的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农药、医药等众多领域。然而,由于其剧毒特性,各国对其生产、销售和使用均实施严格管制,这也使得全球氰化物供需格局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在我国,氰化钠行业技术工艺成熟、竞争格局稳定,同时在下游多领域需求拉动及出口增长的背景下,展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与潜力。

1、生产工艺:多元技术路线并存,各有优劣

国内工业化生产氰化钠主要采用氢氰酸法,依据原料来源不同,可分为氰熔体法、安氏法、轻油裂解法、甲醇氨氧化法和丙烯腈副产法等。

氰熔体法:通过氰熔体加水萃取,后续经与硫酸、氢氧化钠反应,再固化、过滤除杂、浓缩析晶得到固体氰化钠。但该方法三废量大、能耗极高,目前基本无企业采用。

安氏法:以天然气、氨及空气为原料,铂铑合金作催化剂,于高温下合成。工艺成熟,常压操作、电耗低且易自控,但依赖高甲烷含量原料,且催化剂昂贵,成本较高,在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区生产成本较轻油裂解法略低,其他地区则受资源、政策、价格等因素影响,成本波动明显。

轻油裂解法:液态氨汽化后与轻油混合,经预热、裂解等一系列反应生成氢氰酸,再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氰化钠。原料易获取且无需处理,不使用催化剂,炉气含量高、有机杂质少,但能耗高、尾气含氢量高,还存在氢氰酸脱硫除杂困难、“三废” 处理难度大及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

甲醇氨氧化法:空气经处理后与气化的液氨、蒸发的甲醇在反应炉中反应。转化率高、氢氰酸选择性高,催化剂便宜且甲醇来源广泛,还具有反应温度低、能耗少的优势,可与丙烯腈副产法相抗衡。

丙烯腈副产法: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时,副产氢氰酸等物质,经除氨、吸收、解析、精馏等处理得到氢氰酸,再制得氰化钠。设备简化、成本低廉、经济合理,产品杂质少、含硫量低,但受丙烯腈产量限制,目前国内丙烯腈生产趋近饱和,产量难以大幅提升,且生产及供应与丙烯腈联产相关,受到一定限制,不过具有一定规模的丙烯腈厂家广泛采用此法生产。

目前,轻油裂解法、安氏法、丙烯腈副产法是国内工业化生产氰化钠的最主要工艺。

2、行业发展态势:供需稳定,竞争格局优化,需求多元增长

(1)供需格局相对稳定

在供给端,我国氰化钠行业生产厂家少,产能逐渐集中,新进入者寥寥。全国氰化钠总产能曾约 80 万吨 / 年(折百),但受部分企业产线闲置停产等影响,现阶段总产能预计已低于该数值,产量长期在 45 万吨左右波动,2021 年增长至 55 万吨。

在需求端,冶金行业贵金属提取对氰化钠的消费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国际黄金价格上涨、黄金消费量持续增长,使黄金采矿业成为氰化钠消费增长最快且最大的用户;同时,农药、医药行业的发展也拉动了市场对氰化钠的总体需求。此外,氰化物产品正逐步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愈发丰富。

(2)竞争格局稳定,行业准入门槛高

我国氰化钠产能位居世界前列,但因行业准入资质要求高、生产许可证稀缺,生产企业数量极少。近年来,环保政策监管趋严,小企业逐渐被淘汰,行业竞争格局不断优化。

国内氰化物产品有固体和液体两类形态。固体氰化物生产技术难度高于液体,但销售区域半径大,无销售区域限制,主要生产厂家为曙光集团、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等,部分企业产能在 5 万吨 / 年以上;液体氰化物受运输安全和成本影响,销售辐射范围基本在 500 公里以内,主要生产厂家除上述两家外,还有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部分厂家的液体氰化物主要用于自用生产下游产品。由于氰化物属于剧毒化学品,行业扩建新产线限制多,短期内预计不会有新生产厂商进入,产能难以大幅增长,行业竞争格局将保持稳定。

(3)市场需求总体呈增长态势

1)黄金及有色金属提取需求稳定

氰化物提金法是贵金属和稀有金属提取的主要方法之一,以氰化钠为主要提金药剂的工艺应用历史悠久,是目前提金的主要方式。

从黄金消费端看,地缘政治危机、世界经济放缓、通货膨胀等因素支撑黄金价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黄金消费需求坚挺。2024 年全球黄金需求量为 4553.70 吨,我国黄金消费量为 985.31 吨,黄金首饰占黄金消费逾 60%。同时,黄金的避险属性使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情况与地缘政治风险下需求强劲,若未来经济环境保持现有趋势,黄金需求将保持稳定;若全球经济复苏,黄金首饰等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推动黄金需求持续增长。

2020-2024年全球黄金供需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普华有策资料来源:世界黄金协会、普华有策

2020-2024中国黄金产销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黄金协会、普华有策资料来源:中国黄金协会、普华有策

从黄金供给端看,我国黄金产量虽受政策影响有所下降,但全球金矿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2024 年产量达到 3661.20 吨,国外金矿产量占比提升,这也促使我国氰化物行业出口规模逐年提升。

2)化工中间体及其他下游产品应用空间巨大

氰化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多种有机、无机物,在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作用关键。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氰化钠衍生物发展空间广阔。其合成的无机物如亚铁氰化钠、氰化亚金钾等,有机物如氰乙酸、丙二酸(酯)等,下游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未来,随着相关行业发展及研究突破,氰化物产品应用细分领域将大幅拓展,产品品类也将不断增加。

3)钠离子电池领域潜在需求大

氰化钠是生产亚铁氰化钠的原料,而亚铁氰化钠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普鲁士蓝的关键原料。钠离子电池因材料成本低、充电倍率高、工作温度宽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成本低、比容量和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优异,未来发展潜力大。据预测,到 2030 年钠离子电池实际出货量将达 347.0GWh,若均采用普鲁士蓝类正极路线,预计将产生约 65 万吨的氰化钠需求。随着钠离子电池行业产业化发展,氰化钠行业有望受益于新能源的高速发展。

(4)氰化钠出口量显著增长,境外需求广阔

改革开放后,我国从氰化钠进口国发展为世界上生产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对南美、非洲等地区的氰化钠出口量不断增加。2019 年以来,受海外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国外氰化钠生产受抑制,国内企业海外订单进一步增长,出口呈稳步增长态势,而进口量仅百余吨。非洲、南美等地区金矿产量整体增长,同时出口用于生产农药及中间体的氰化钠增长明显,境外市场需求广阔,预计未来我国氰化钠出口量仍将持续增长。

3、展望

氰化物行业在严格的监管下,形成了稳定的供需与竞争格局。同时,下游黄金提取、化工中间体、钠离子电池等领域的需求增长,以及广阔的境外市场,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新兴领域需求释放,氰化物行业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5-2031年氰化物行业产业链细分产品调研及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提供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RSYW)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