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
投资要点:
9月中信机械板块上涨5.23%,跑赢沪深300指数(2.15%)3.08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名:截至2025年9月25日收盘,9月中信机械板块上涨5.23%,跑赢沪深300指数(2.15%)3.08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名。9月三级子行业均取得正涨幅,锂电设备、半导体设备、叉车涨幅靠前,分别上涨49.22%、24.73%、17.72%;船舶制造、起重运输设备、其他运输设备涨幅靠后。
行业观点与投资建议
9月市场继续上行趋势,机械板块科创成长主题板块表现良好,固态电池设备、半导体设备、AIDC、人形机器人等主题均有靓丽表现。我们建议配置内需为主,基本面向好,盈利稳定,分红和股息率较高的工程机械、高铁设备、矿山冶金设备龙头。市场情绪较好风险偏好有明显提升,利好科创成长板块投资。前期调整的人形机器人、AIDC配套设备、半导体设备等主题有望逐步提振。
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基本面向好,盈利稳定,分红和股息率较高的传统工程机械(重点推荐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浙江鼎力等)、矿山冶金设备龙头(重点推荐中信重工、中创智领等)。主题投资方面建议继续聚焦人形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龙头(重点推荐埃斯顿、绿的谐波、步科股份、兆威机电等)、AIDC基建受益标的英维克、应流股份。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2)下游行业需求、出口需求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上涨持续;4)新能源产业政策、行业形势发生变化;5)国产替代、技术迭代、国内设备更新进度不及预期。
1. 机械板块行情
1.1. 9月板块行情
截至2025年9月25日收盘,9月中信机械板块上涨5.23%,跑赢沪深300指数(2.15%)3.08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名。9月三级子行业中锂电设备、半导体设备、叉车涨幅靠前,分别上涨49.22%、24.73%、17.72%;船舶制造、起重运输设备、其他运输设备涨幅靠后。


个股方面,截至2025年9月25日收盘,沪深两市9月中信机械板块632只个股,其中315只上涨,311只下跌,涨跌幅中位数为0%。
涨幅前5名分别是688028.SH沃尔德、300450.SZ先导智能、688627.SH精智达、001332.SZ锡装股份、603090.SH宏盛股份。
跌幅前5名分别是301040.SZ中环海陆、000880.SZ潍柴重机、002651.SZ利君股份、002857.SZ三晖电气、600980.SH北矿科技。

1.2. 行业估值分位数处于较高位水平,部分子行业接近过去十年最高分位
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市盈率及近10年分位数来看,截止2025年9月25日收盘,申万机械行业市盈率为38.6倍,位于近10年市盈率分位数的73.7%,处于行业估值均值水平以上。

申万机械三级子行业光伏加工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半导体设备位于行业市盈率近10年分位数的30%以下。机器人、楼宇设备、激光设备、风电零部件、其他自动化设备板块估值位于近10年分位数90%以上。

2. 工程机械:8月工程机械品种稳健增长,行业复苏趋势持续
2.1. 重要资讯
【8月挖掘机销量16523台,同比增长12.8%】。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8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6523台,同比增长12.8%。其中,国内销量7685台,同比增长14.8%;出口量8838台,同比增长11.1%。8月销售电动挖掘机31台。
2025年1—8月,共销售挖掘机154181台,同比增长17.2%。其中,国内销量80628台,同比增长21.5%;出口73553台,同比增长12.8%。(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8月装载机销量9440台,同比增长13.3%】。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装载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8月,销售各类装载机9440台,同比增长13.3%。其中,国内销量4774台,同比增长18.3%;出口量4666台,同比增长8.69%。
2025年1—8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83209台,同比增长12.9%。其中,国内销量44945台,同比增长20.2%;出口量38264台,同比增长5.3%。
2025年8月,销售电动装载机2477台(3吨以下15台,3吨117台,4吨1台,5吨1529台,6吨720台,7吨88台,8吨3台,8吨以上1台,滑移装载机3台)。(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8月叉车销量118087台,同比增长19.4%】。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叉车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8月,销售各类叉车118087台,同比增长19.4%。其中,国内销量70174台,同比增长19.3%;出口量47913台,同比增长19.6%。
2025年1—8月,共销售叉车976026台,同比增长12.9%。其中,国内销量616256台,同比增长11.3%;出口359770台,同比增长15.7%。
2025年8月,销售不含电动步行式仓储车辆的叉车合计47731台,同比增长13.4%。其中,国内销量29205台,同比增长11.3%;出口量18526台,同比增长16.7%。(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8月升降工作平台销量13430台,同比下降18.7%】。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升降工作平台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8月,销售各类升降工作平台13430台,同比下降18.7%。其中,国内销量4040台,同比下降40.9%;出口量9390台,同比下降2.93%。
2025年1—8月,共销售升降工作平台119485台,同比下降30.5%。其中,国内销量45834台,同比下降47.2%;出口73651台,同比下降13.6%。(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8月汽车起重机销量1434台,同比下降4.65%】。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汽车起重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5年8月,销售各类汽车起重机1434台,同比下降4.65%。其中,国内销量736台,同比增长28.2%;出口量698台,同比下降24.9%。
2025年1—8月,共销售汽车起重机13544台,同比下降6.47%。其中,国内销量7491台,同比下降8.53%;出口6053台,同比下降3.78%。(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2025年8月工程机械市场指数快报】。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
2025年8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78.4小时,同比下降9.45%,环比下降2.92%。其中:挖掘机63.3小时;装载机96.3小时;汽车起重机113小时;履带起重机92小时;塔式起重机48.9小时;压路机40.5小时;摊铺机51小时;旋挖钻机72.1小时;非公路矿用自卸车128小时;混凝土泵车42.4小时;混凝土搅拌车67.7小时;叉车95.7小时。
2025年8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开工率为55.1%,同比下降6.8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4个百分点。其中:挖掘机54.8%;装载机57.9%;汽车起重机71.9%;履带起重机57.5%;塔式起重机39.5%;压路机47%;摊铺机60.4%;旋挖钻机42%;非公路矿用自卸车41.2%;混凝土泵车36.6%;混凝土搅拌车33.1%;叉车58.4%。(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13家中国企业入围2025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9月9日2025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发布。2025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总销售额为2225.28亿美元,同比下滑8.02%;营业利润303.01亿美元,同比下滑10.86%;平均营业利润率为13.62%,较上届降低了0.43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回报率为5.00%,同比下滑1.32个百分点。本届50强企业分别来自13个国家,中国企业上榜数量最多,达到13家;日本企业11家;美国企业6家;德国企业4家;瑞典、韩国、法国企业分别有3家;芬兰企业2家;英国、意大利、奥地利、加拿大和南非企业各1家。
入榜的13家中国企业中,徐工机械、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位列十强;柳工机械进入前20强,排名第18;山推股份位列第30位,较上届提升5个位次;临工重机、铁建重工、浙江鼎力、龙工控股和同力重工分别排名第32、33、37、38、39位;山河智能、星邦智能和北方股份分别位列第42、44和47位。(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展印度尼西亚矿业展三一集团签约金额超20亿元人民币】。9月22日晚间,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在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消息,该公司积极参加近期于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办的印度尼西亚矿业展,展会期间,该公司与印度尼西亚本地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现场签约总金额超20亿元人民币。印度尼西亚矿业展是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矿山设备行业盛会,印度尼西亚矿业展已成为全球企业展示前沿技术、对接合作资源的核心平台。本次展会上,三一集团携全系列矿山设备与智能制造成果参展,覆盖矿用挖掘机、矿卡及矿用平地机等关键品类,全方位向印度尼西亚客户展现“中国智造”的技术实力。(来源:证券日报)
【印度对华起重机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9月19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起重机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建议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基于到岸价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涉案生产商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中联重科履带起重机有限公司均为24.87%,中国其他生产商为52.03%。涉案产品如下:1.起重能力为40吨至260吨的履带式起重机,无论是全组装、半组装还是拆解形式。2.起重能力为25吨至160吨的汽车起重机,无论是全组装、半组装还是拆解形式。(来源:界面新闻)
2.2. 重要数据:8月主要工程机械品种销量稳健增长
投资:2025年8月制造业、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步下滑
2025年1-8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1%,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42%,环比下降1.8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13.2%,环比下跌0.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逐步下滑。
2025年1-8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下滑12.9%,新开工面积下滑19.5%,商品房销售面积下滑4.7%,房地产行业需求仍然持续低迷。

销量:8月工程机械主要品种销量稳健增长
挖掘机:8月挖掘机销量16523台,同比增长12.8%
2025年8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6523台,同比增长12.8%。其中,国内销量7685台,同比增长14.8%;出口量8838台,同比增长11.1%。2025年1—8月,共销售挖掘机154181台,同比增长17.2%。其中,国内销量80628台,同比增长21.5%;出口73553台,同比增长12.8%。
装载机:8月装载机销量9440台,同比增长13.3%
2025年8月,销售各类装载机9440台,同比增长13.3%。其中,国内销量4774台,同比增长18.3%;出口量4666台,同比增长8.69%。2025年1—8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83209台,同比增长12.9%。其中,国内销量44945台,同比增长20.2%;出口量38264台,同比增长5.3%。

汽车起重机:起重机销量8月小跌4.65%
2025年8月,销售各类汽车起重机1434台,同比下降4.65%。其中,国内销量736台,同比增长28.2%;出口量698台,同比下降24.9%。2025年1—8月,共销售汽车起重机13544台,同比下降6.47%。其中,国内销量7491台,同比下降8.53%;出口6053台,同比下降3.78%。
叉车:8月叉车销量118087台,同比增长19.4%
2025年8月,销售各类叉车118087台,同比增长19.4%。其中,国内销量70174台,同比增长19.3%;出口量47913台,同比增长19.6%。2025年1—8月,共销售叉车976026台,同比增长12.9%。其中,国内销量616256台,同比增长11.3%;出口359770台,同比增长15.7%。。

2.3. 投资策略:行业周期复苏持续,龙头业绩修复价值重估
2025年开年工程机械主要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延续了2024年以来行业复苏的良好趋势,工程机械经历了长期大幅度的调整,行业底部确定,设备更新叠加逆周期调控、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促进行业需求回升。其次,近年工程机械产品出口竞争力持续提高,工程机械全球化加速,出口占比不断提升,三一2024年报海外收入占比达到63.98%,未来工程机械龙头仍有望继续向海外拓展市场。
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这项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超级工程,规模相当于5个三峡工程,装机容量达6000-7000万千瓦,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项目。雅下水电工程预计将给国内工程机械需求带来较长期的催化。
国内政策持续催化、设备周期到来叠加出海持续拓展,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业绩有望持续改善。2025年中报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柳工中报均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增长验证了这一趋势。重点推荐工程机械主机龙头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浙江鼎力等。同时建议关注工程机械泵、阀、油缸等核心零部件龙头供应商。
3. 机器人:8月工业机器人、金属切削机床产量继续维持较快增长
3.1. 重要资讯
【8月工业机器人产量63747台,同比增长14.4%】。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63747台,同比增长14.4%,1-8月工业机器人总产量为512129台,同比增长29.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8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08万台,同比增长16.4%】。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8月我国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约为7.08万台,同比增长16.4%。2025年1-8月金属切削机床累计产量为56.36万台,同比增长14.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广州发布“机器人+”需求将出产业政策】。9月17日,广州市高端装备产业供需对接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专场)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广州市“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清单》,70家多元化装备用户与150家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供应商齐聚一堂,积极开展供需对接。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是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的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中的新兴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支撑作用突出。目前,广州已培育出广州数控、昊志机电、蓝海机器人、明珞装备、瑞松智能等一批国内先进的自主品牌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商企业,在产业创新力与影响力方面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广州市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万套,同比增长33%;服务机器人产量9万套,同比增长22%。(数据来源:乐居财经)
【2024年重庆机器人产量超6万套全产业链产值超370亿元】。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当天下午举行了第四届机器人标准化与关键技术研讨会。据了解,重庆已培育华数、七腾、川崎、发那科等300余家行业重点企业,汇聚中国科学院绿色智能研究院、机器人国检中心等超30家高能级研发平台,构建了涵盖技术研发、整机生产、标准研制、检验检测、集成应用、关键部件、人才培养与场景服务全链条的机器人产业生态体系。2024年,重庆机器人产量超6万套,全产业链产值超370亿元。(数据来源:上海证券报)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加快矿山智能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消息,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公告称,《矿山智能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已经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025年第14次局务会审议通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鼓励支持矿山企业、装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加快矿山智能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推动险累苦脏岗位机器人替代,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将积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数据来源:上海证券报)
【优必选宣布获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我国制造业机器人的加速渗透,得益于庞大的制造业体量为产业应用提供的丰富场景。特别是近年来,以“新三样”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快速壮大,产业链话语权持续提升,带动一批国产机器人企业脱颖而出。9月份,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获得国内某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再次刷新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的单笔合同纪录。截至目前,公司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亿元合同。公司已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客户群体覆盖新能源汽车制造、3C制造、智慧物流等领域,包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优必选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系列已进入全球多家工厂实训。(数据来源:证券日报)
【宇树科技即将提交上市申请文件】。9月2日,宇树科技在社交媒体平台称,正积极推进IPO的筹备工作,预计10月至12月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这迅速引爆了财经商业媒体圈——这个人形机器人明星企业终于要上市了。宇树科技2025年6月披露了其C轮约6亿元的融资,估值超120亿元。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6月表示公司营收已达10多亿元,员工约1000人(南都披露的数据为2024年收入4.15亿元,员工324人)。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零部件产品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5%、30%和5%。四足机器人80%应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费领域(5.2亿元),20%应用于巡检、消防等工业领域(1.3亿元)。人形机器人全部应用于科研、教育和消费领域(3亿元)。(数据来源:ZAKER资讯)
3.2. 重要数据:8月工业机器人、金属切削机床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销量:2025年8月工业机器人、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双双同比增长10%以上稳健增长态势,通用工业自动化行业向上趋势明显。


3.3. 投资策略:工业机器人行业周期向上叠加人形机器人主题共振
机器人产业链从2021年开始进入调整阶段,持续三年,从周期和幅度上看都接近周期的尾声,机器人产量持续正增长,增速环比仍有加速趋势,行业迎来周期复苏。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重要的落地抓手。2025年国内大量的人形机器人事件驱动持续不断,7月初智元机器人准借壳上纬新材上市,上纬新材连续大涨成为2025年首个十倍股,带动了人形机器人板块主题持续催化。宇树科技2025年底提交上市材料,预计将对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构成另一个重要的事件催化。
工业机器人行业周期复苏加人形机器人主题共振,机器人产业链仍然有很强的投资价值。建议重点关注机器人本体龙头企业埃斯顿及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步科股份、兆威机电等。同时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灵巧手等潜在核心供应商。
4. 船舶制造:新船订单进入调整期,造船企业盈利修复仍在持续
4.1. 重要资讯
【2025年上半年造船三大指标发布】。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41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2%。截至2025年上半年,手持订单量234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
【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新增股份上市,全球“造船航母”正式启航】。中国船舶以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增发的30.53亿股股份,于2025年9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标志着A股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完成,全球规模第一的“造船航母”正式启航。本次交易前,作为中船集团旗下两大上市公司,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长期各有侧重,下属骨干船厂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各具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与产品,在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上形成互补格局。中国船舶拥有先进的海洋防务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亦是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海洋科考装备研制及供应商,在特种船型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中国重工则是产业链最完整的海洋防务装备上市公司,在超大型油轮、干散货船等方面实力雄厚。
通过整合中国重工旗下的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核心资产,新“中国船舶”将构建更完整的造船产业链,发挥各大船厂的优势船型作用,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1+1>2”效果。同时,全球造船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新“中国船舶”将交流借鉴各船厂技术经验,进一步提升研发制造实力,实现研发设计、核心配套、总装建造全链条技术攻关,合力解决高端船型的技术难点。
据披露,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业绩均实现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中国船舶实现归母净利润29.46亿元,同比增长108.59%;中国重工实现归母净利润17.45亿元,同比增长227.07%。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船舶累计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33艘,2649.11万载重吨,价值2334.87亿元;中国重工手持订单229艘(3493.92万载重吨)。
据测算,整合后的新“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手持订单量占全球近20%,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上市企业。(来源:上海证券报)
【全球首台6X72DF-A氨双燃料主机交付】。船舶海工装备走在前沿。“这是我们研发的全球首台6X72DF-A氨双燃料主机,用在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为比利时CMB公司即将交付的系列21万吨氨燃料散货船上。”在8月28日举行的青岛海洋装备创新发展联盟成立暨产学研协同对接大会上,中船发动机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工程师齐光难掩喜悦,“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船的氨燃料供气系统由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我们非常自豪能看到国外船舶的主要设备在青岛生产。”。
近年来,绿色动力船舶成为市场的新宠儿。面对这一变化,青岛企业积极应对,从常规燃料发展到LNG燃料、甲醇燃料以及新兴的氨燃料,不断攻关零碳低碳燃料应用技术和产业链,打造船舶绿色减排主要解决方案,推动产业发展迈向高端。“LNG在中短期内仍然是降低船舶碳排放的主流手段。而氨燃料具有制备成本较低、能量密度较高等优势,从综合角度考虑,氨燃料发动机是航运界看好的未来大型远洋船舶的最可能选项。”齐光说。(来源:青岛日报)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抗热腐蚀高温合金成功应用于“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9月16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发布消息,日前,国内功率最大的国产商业投运重型燃气轮机“太行110”首台套商业机组在中国航发燃机制造装试基地出厂。该燃机采用金属所高温合金研究部周兰章研究员团队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种抗热腐蚀镍基高温合金材料K4104、K444、K491,用于制造其关键热端部件。
据介绍,金属所三种抗热腐蚀镍基高温合金成功应用于“太行110”全部的四级涡轮导向叶片、四级工作叶片以及涡轮整流支柱等关键热端部件,并已通过单台机组累计7000余小时的运行考核,展现出优异的耐高温、抗热腐蚀性能和长期组织稳定性。(数据来源:上海证券报)
4.2. 重要数据:新造船价格高位震荡下行
新造船价格指数:新造船价格指数高位持续小幅下跌
2025年8月底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为1107点,环比下跌1个点。其中,中国新造干散货船价格指数1125,中国新造油轮价格指数1249,中国新增集装箱船价格指数为1103,环比分别下跌4、0、-2个点。

造船三大指标:上半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同比小幅下降,手持订单量仍增长36.7%
2025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41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2%。截至2025年上半年手持订单量234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2025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1.7%、68.3%、64.9%。

造船板价格:造船板价格继续下跌,造船企业盈利剪刀差较大
20mm造船板价格2021年见顶后持续调整,2025年9月底小幅跌至3930元/吨,整体仍处于低位,有利于船舶制造企业盈利修复。

4.3. 投资策略:行业景气持续,船舶企业业绩修复仍然持续
船舶制造行业继续复苏趋势,在供给收缩恢复缓慢的情况下,本轮船舶制造行业景气周期有望延续。随着2022年以后高价订单的交付,2025年船舶制造企业有望继续盈利修复,充分释放业绩弹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深海科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根据《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万亿元,其中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电力及海工装备增速均超9%,深海科技作为新兴产业的核心驱动力,其市场潜力进一步凸显。船舶是深海科技的主要载体,船舶制造企业是深海科技战略的主要受益者。
我们看好船舶制造长周期复苏的趋势及力度,重点推荐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核心上市平台中国船舶,同样建议关注船舶制造主机厂及配套上市公司。
5. AIDC建设进入高速增长期,液冷散热、备用电源等需求快速增长
智算中心(ArtificialIntelligenceDataCenter,简称AIDC),是在传统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基于GPU、TPU、FPGA等人工智能芯片及计算框架构建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可以支撑大量数据处理和复杂模型训练。智算中心狭义上是智能算力的物理载体,是“机房+网络+GPU服务器+算力调度平台”的融合基础设施,是传统数据中心的增值性延伸。广义的智算中心是融合算力、数据、算法的新型基础设施,通过数据服务、算法模型服务加速大模型的商业化应用,推动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是传统云的智能化升级。
我国AIDC行业持续快速增长,算力规模稳步扩大。我国近六年累计出货超过2190万台通用服务器,114万台AI服务器。2023年底我国计算设备算力总规模达到435EFlops,全球占比31%,增速达44%,其中智算算力规模达到289.4EFLOPS(FP32),同比增长62%,在我国算力占比达66.5%。
在典型数据中心能耗占比中,制冷系统占比达到24%以上,是数据中心辅助能源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因此,降低数据中心PUE的关键在于采用更加高效节能的制冷方案。近年来,为了降低制冷系统电能消耗,业内对机房制冷技术进行了持续的创新和探索,如间接蒸发冷却、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等。其中,间接蒸发技术的PUE可达1.25,液冷技术则利用液体的高导热、高传热特性,在进一步缩短传热路径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可以实现数据中心PUE低至1.1的极佳节能效果。得益于绿色节能优势,近年来液冷技术也成为国家及地方政策明确鼓励采用的重要节能技术。
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联合发布的《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提出三年愿景:计划于2023年开展技术验证;2024年开展规模测试,新建数据中心项目10%规模试点应用液冷技术;2025年开展规模应用,50%以上数据中心应用液冷技术。2025年将是液冷散热技术快速应用的一年。
2025年4月8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半年度液冷服务器市场(2024下半年)跟踪》报告。IDC数据显示,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在2024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7.0%。其中,冷板式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IDC预测2029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62亿美元,2024-2029年这5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8%,液冷技术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AIDC产业链分为上游基础设施层、中游运营层和下游应用层。
上游基础设施包括基建施工、空调系统、供配电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终端配电系统、电源辅助系统等基建及辅助设备环节,以及AI芯片、AI服务器、网络设备(光模块、交换机等)、存储设备、数据中心管理系统等IT基础架构环节。
产业链中游参与者主要是云厂商、IDC(数据中心)服务商和专业智算服务供应商,凭借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搭建智算中心,为下游企业提供大模型训练及平台服务。
产业链下游为各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需求,促进AI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赋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受益AIDC产业快速发展,上游基础设施先行,空调系统、UPS电源、备用电源等需求旺盛增长,看好相应的AIDC基础设施标的,重点推荐温控散热龙头英维克、燃气轮机核心零部件企业应流股份,同时建议关注柴油发电机组、UPS电源、BBU等后备电源核心供应商。
6. 河南机械行业资讯
6.1. 河南机械上市公司行情回顾
截至2025年9月25日收盘,沪深两市9月2家河南机械上市公司取得正涨幅,分别是中创智领(26.11%)、新强联(11.62%)。

6.2. 河南机械上市公司新闻
【中航光电:公司研制的液冷快接头产品可满足OCP标准及英伟达设计规范】。中航光电9月18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研制的液冷快接头产品可满足OCP标准及英伟达设计规范,可以实现与英特尔、英伟达生态的即插即用,并且在GB300机柜中与CoolerMaster冷板无缝对接。尼龙材质快接头不适用于数据中心应用环境,公司已开发性能更优的非金属材料液冷快接头。(来源:证券日报)
【光力科技: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2.00%股份】。9月8日晚间,光力科技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赵彤宇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万丰隆贸易有限公司计划在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7,027,911股(占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数量后总股本的2.00%)。(来源:证券日报)
【思维列控: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每股分红2.1元(含税))。9月2日晚间,思维列控发布公告称,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A股每股现金红利2.10元(含税),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8日,除权(息)日及现金红利发放日均为2025年9月9日。(来源:证券日报)
7. 行业观点与投资建议
9月市场继续上行趋势,机械板块科创成长主题板块表现良好,固态电池设备、半导体设备、AIDC、人形机器人等主题均有靓丽表现。我们建议配置内需为主,基本面向好,盈利稳定,分红和股息率较高的工程机械、高铁设备、矿山冶金设备龙头。市场情绪较好风险偏好有明显提升,利好科创成长板块投资。前期调整的人形机器人、AIDC配套设备、半导体设备等主题有望逐步提振。
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基本面向好,盈利稳定,分红和股息率较高的传统工程机械(重点推荐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浙江鼎力等)、矿山冶金设备龙头(重点推荐中信重工、中创智领等)。主题投资方面建议继续聚焦人形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龙头(重点推荐埃斯顿、绿的谐波、步科股份、兆威机电等)、AIDC基建受益标的英维克、应流股份。
8.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
2)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出口需求不及预期;
3)原材料价格上涨持续;
4)新能源产业政策、行业形势发生变化;
5)国产替代、技术迭代、国内设备更新进度不及预期。
证券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分析师执业资格,本人任职符合监管机构相关合规要求。本人基于认真审慎的职业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独立、客观的制作本报告。本报告准确的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对报告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报告信息来源合法合规。
重要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