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瞰华东)

苗野|发自北京
8天6板、股价飙升60%、单日换手率超24%……上海建工在9月上演了一场资本狂欢。
9月23日上午,上海建工股价再度拉升涨停,这是该股在8个交易日斩获的第6个涨停板。截至当日收盘,上海建工报收3.5元/股,涨幅7.69%。当日成交额超过55亿元,成为A股市场焦点。
同日午间,上海建工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疑问里时表示:“本公司未持有宇树科技的股份。”
不过,狂热仅持续一天。9月24日,上海建工股价大幅下跌7.14%,报收3.25元,成交额47.83亿元。
“公司股票交易‘击鼓传花’效应十分明显,交易风险极大,随时有快速下跌的可能。”上海建工在发布的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中提醒。
这种罕见的直白警告,揭示了上海建工对股价脱离基本面的担忧,但市场博弈仍在继续。
上海建工本轮行情始于9月12日,此后五个交易日连续涨停,股价从不足2.4元一路飙升至3.88元,创下2015年11月以来新高。
五天累计涨幅高达60%,显著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表现。
这场股价暴涨的导火索是,市场传言上海建工子公司扎拉矿业的科卡金矿资源储量大幅增加。
旋即上海建工迅速澄清,这一消息实为2020年8月已披露的信息,不属于近期信息。黄金业务收入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不足0.5%,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较小。
尽管上海建工辟谣,市场热情并未减退。
数据显示,9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87亿元,15日净流入1.35亿元,16日继续净流入3336万元,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推动股价连续涨停。
“这波行情与其说是基本面驱动,不如说是情绪与资金共同推动的结果。”有投资者表示。
随着上海建工的股价暴涨,一个关于“建工爷叔”的故事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这位82岁的老股民据称在2013年以6元/股的价格重仓50万元买入上海建工,经历2015年股价飙升至17元仍未抛售,后续十年间每月从退休金中挤出3000元补仓,将持股成本从6元摊低至3.8元附近。
在上海建工股价触及3.88元时,这位“建工爷叔”终于解套,甚至表示要“请客摆五桌”。这一故事引发散户共鸣,“一人一手助爷叔解套”的口号在投资圈流传,市场情绪瞬间被点燃。
然而,市场温情叙事背后是残酷的资金博弈。有网友调侃,“一位‘爷叔’解套了,又有千千万新‘爷叔’被套了”。
9月19日的跌停验证了这一担忧,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超6亿元,追高者瞬间被套。
“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存在市场情绪过热和非理性炒作的情形,交易风险大幅提升,存在短期大幅下跌的风险。”上海建工表示,公司所属行业分类“E建筑业”最新滚动市盈率8.33,公司的最新滚动市盈率为16.81,显著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资金流向数据揭示了股价剧烈波动背后的力量转换。在9月18日,上海建工股价达到高点时,主力资金已开始撤离,当日净流出4.84亿元。9月19日跌停时,主力净流出规模扩大至6.6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沪股通净卖出4471万元,一家一线游资抛售1.1亿元。
9月23日又出现主力净流入10.2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入高达9.58亿元。到了9月24日,资金流向发生逆转,主力净流出6.81亿元。
从行业角度来看,9月24日房地产板块出现拉升,但上海建工并未跟随上涨,反而下跌7.14%,显示其独立于板块的个性走势。
“上海建工本次‘涨停潮’背后有多重市场热点概念的加持,但也呈现主力资金拉高后集中出货的操作。”某券商分析师表示,连续超过24%的高换手率凸显了投机风险,市场情绪终究要回归基本面。

营利双降的基本面
与股价狂飙形成对比的是上海建工业绩表现平平。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0.42亿元,同比下降28.04%;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下降14.07%;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69.13% 至2.17亿元。
这一业绩下滑并非孤例。在十大省级建工集团中有8家营收下降,各大企业普遍处于负重前行状态,其中上海建工营收降幅最大。
上海建工解释称,主要受行业需求变动影响,公司营收、毛利同比下降。地产和投资业务不及预期影响整体盈利能力。
从各业务板块表现来看,上海建工的核心业务均呈现萎缩趋势。
建筑施工板块营收为921.09亿元,同比下降30.14%,占当期总营收88.27%,新签合同额占比下滑至75.21%;建材工业板块营收为61.23亿元,同比下滑12.49%,占总营收5.87%;设计咨询板块实现营收15.35亿元,同比微降3.8%;城市建设投资板块营收5.4亿元,同比下滑17.3%;房产开发板块的营收5.5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9.12%,占总营收0.53%。
上海建工在半年报中提示,公司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受限价等调控政策影响,可能发生亏损。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化,调整投资业务规模、保障房及商品住宅开发的业务比例,加快周转速度,降低风险。未来,行业上游若出现严重的房产滞销、业主方财务紧张,这些负面影响将一定程度传递到公司相关业务。
此外,上海建工现金流与资产结构承压。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84.8亿元,同比改善41.39亿元,但仍处于大额净流出状态,显示回款压力较大,同时也是十大省级建工企业中现金净流出额最大的。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减少18.9%至839.43亿元,短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35.59%至150.02亿元,资产负债率同比减少1.01个百分点至85.58%,长期偿债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上海建工在A股市场人气排名第4位,市场关注度依然较高。抛开短期股价波动,上海建工作为行业龙头仍有其核心竞争力。公司位列全球承包商前八,世界500强企业,业务覆盖建筑设计、施工、建材、城投全产业链,还拓展了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生态环境、工业化建造等新兴业务。
2025年上半年,上海建工在水利水务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3%,城市更新和生态环境领域新签合同额达302亿元。科技创新方面,上海建工去年研发投入30多亿元,已推出35款建筑机器人,并在实际项目中应用。
“上海建工身披多个市场热点主题。”市场人士认为,建筑机器人、国企改革、水利水务、PPP、金价等热门概念都是推动上海建工触及涨停的“催化剂”,也是一种由情绪和短线资金驱动的行情。上海建工股价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存在修复空间,但短期暴涨已脱离基本面支撑,投资者需警惕其中风险。
责任编辑: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