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维科网光伏)
8月25日,ST泉为(300716.SZ)公告称,其子公司山东泉为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已与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及普定县联鑫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一系列光伏电站EPC总承包合同。
上述合同涉及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的三个光伏农业电站项目,总合同价款约11.25亿元,占ST泉为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5.95%。
根据公告,此次签约的合同包括一份《项目合作协议》和三份《EPC总承包合同》。
项目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包括猫洞乡和谐光伏电站、白岩镇兴农光伏电站和坪上镇石板光伏电站。合同采用固定总价模式,三个项目的总价分别为3.75亿元、3.75亿元和3.75亿元(均为含税价),最终合同总价将按合计每瓦单价与实际直流侧安装容量为依据进行计算。合作期限自协议生效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
据了解,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泉为科技)成立于2010年,于2017年10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公司原主营塑料制品业务,后逐步向新能源领域转型,目前主要从事光伏电站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业务。
公司近年来面临严重经营困境,股票自2025年5月26日起被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由“泉为科技”变更为“ST泉为”。
实施ST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向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方提供资金或违反规定程序对外提供担保且情形严重。
在光伏业务上,尽管面临经营困境,ST泉为仍在持续推进其光伏业务转型。
此次签订的11.25亿元EPC合同不是公司突然获得的项目,而是前期中标项目的正式落地。公司早在2025年8月15日、19日就分别披露了《关于项目中标的公告》。
根据合作协议,中国电建负责项目勘察设计和项目总包管理工作,而山东泉为则负责项目设备采购、施工以及除中国电建范围外的EPC相关工作。
在财务表现上,ST泉为的财务状况令人担忧。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仅2.22亿元,同比下降80.92%。归母净利润为-1.19亿元,虽然同比上涨14.38%,但已是连续第二年亏损。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仅2309.62万元,同比下降61.58%;归母净利润亏损1667.85万元,同比上涨13.29%。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仅651.70万元,而短期借款高达1.10亿元,流动负债合计7.04亿元。
此次签订的11.25亿元合同金额,是ST泉为2024年全年收入2.22亿元的5倍多,这无疑是给困境中的公司打了一针强心剂。
然而,ST泉为面临的风险依然存在。一方面,合同履行受市场环境、客户需求、供应链、技术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合同时间要求紧迫,12个月内能否完成交付存在不确定性。加之公司财务风险高企,资产负债率超过99%,现金流极其紧张,且客户集中度较高存在过度依赖风险,压力着实极大。
ST泉为要顺利履行合同,则需要克服资金短缺、高额债务和运营效率等当前面临的诸多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