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更新了一批保荐代表人D类(暂停业务类)名单,因在IPO及非公开发行项目职责缺位,8名保代被新纳入其中。
D类(暂停业务类)名单是去年9月发布的保代新规的新增内容,旨在完善保荐代表人负面评价公示机制,强化对保荐代表人的声誉约束。详见《超千名保代撤否率为100%!中证协公布8729名保代撤否信息》。
相较于此前发布的首批16人名单,此次更新了8名保代信息,涉及6家券商,分别是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吴杏辉,国元证券马志涛、徐明,财信证券蒋序全,广发证券李佳佳,东吴证券王新、张琦,中金公司赵善军。

上述8名保代涉及保荐项目包括国宏工具IPO、安芯电子IPO、上海思尔芯IPO、紫鑫药业非公开发行项目以及国美通讯非公开发行项目等。上述保代因IPO、定增项目失职遭上交所纪律处分或证监会处罚,具体信息如下:
杏辉(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于2025年3月7日受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涉及保荐项目为国宏工具系统(无锡)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详见《突发!2名保荐代表人被交易所“拉黑”6个月》。
马志涛和徐明(均来自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2月25日受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涉及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项目。详见《突发!2名保代被“拉黑”6个月》。
蒋序全(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佳佳和王新(均来自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张琦(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2日分别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涉及项目包括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国美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
赵善军(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20日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涉及上海国微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发项目。详见《中金公司被罚没800万!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华鑫证券被警示》。
这些记录显示了监管机构对证券从业人员在保荐项目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和处罚的情况。与此同时,今年5月以来,各个交易所密集发布罚单,多家券商投行及相关保代被警示。业内人士认为,监管“组合拳”正重塑投行生态,倒逼中介机构及责任人提升执业质量和风险把控能力,真正担负起市场“看门人”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