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奇茹)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上,2025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发布,中关村示范区综合竞争力蝉联榜首,苏州工业园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成都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分列综合竞争力第2到5位。
报告全面系统地比较了调研园区数据,从环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合作竞争力5个一级指标体系和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及增幅、研发投入等39项二级指标体系,对包括112家国家级高新区、80家国家级经开区、15家省级及1个其他园区在内的总计208个园区进行了各项竞争力排名。在5个一级指标中,中关村示范区环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3个单项竞争力排名均位列第一名。
中关村示范区的综合竞争力,乃由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创新故事所书写。2015年,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与转化医学专家兼企业家崔霁松在中关村共同播下一颗创新的种子,诺诚健华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成立,聚焦于血液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两大存在高度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领域,研制创新药。如今,其研制的抗癌药物奥布替尼不仅惠及了广大国内患者,其商业化版图还正稳步向全球拓展,诺诚健华也已成长为全球创新药企中一颗备受瞩目的明星。
在中关村示范区,一个个诺诚健华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剂泰科技MTS-004成为国内首款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AI赋能制剂新药、健达九州GA001注射液获FDA快速通道资格认定……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个个新进展近日不断传来。
北京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依托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打造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支持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创新企业密切合作,推动科学装置、中试平台、临床试验等共建共享,加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不断提升医药研发效能,同时加强医药产业协作,壮大发展新动能,建好国际医药创新公园等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为人类健康发展贡献北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