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南京博物院展览上新,展现八千年漆艺精粹

时间:2025年11月01日 17:50

转自:扬子晚报

近日,《镂云裁月——南京博物院藏雕漆、螺钿漆器展》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开展。展览通过雕漆、螺钿漆器展现中国漆器的艺术表现力、文化内涵及其对世界漆艺的深远影响,其中既有“大器镇场”的磅礴气势,也有“小物藏巧”的精微妙趣。

中国漆器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有近8000年历史。其工艺体系繁复精深,涵盖了素髹、描金、堆金、百宝嵌、螺钿、点螺、雕漆等多种技法。雕漆、螺钿,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

专家介绍,雕漆核心是“堆”与“雕”。展览中明清剔红器物尤为亮眼,雕刻刀棱分明,线条硬朗,纹饰风格华丽繁复,山水人物、花虫鸟兽、龙凤吉祥、各式锦地、几何纹样层出不穷。雕漆的制作需髹涂数十甚至数百漆层,历时数月乃至数年,待积厚方寸,再刀下生辉,雕镂纹饰。展览中,“清乾隆·剔红波涛海马纹盖盒”“明·剔犀如意云纹圆盘明”“剔红清微法系令牌”等文物展品就是代表雕漆艺术的精品。

清乾隆 剔红波涛海马纹盖盒

而螺钿关键在“选”与“嵌”。明清时期螺钿装饰风格华丽繁复,镶嵌技艺精妙入微。匠人取夜光贝、蚌壳等贝壳裁切成片,在漆胎上拼嵌贝片,“磨显”直至螺钿纹理随光线流转而变幻诸色。例如展览中的“清·铜胎黑漆嵌螺钿四季花卉纹圆盘”“明·黑漆嵌螺钿二十四孝图八方幢盒”就为观众展现了螺钿技艺的“虽不夺目而自显光华”的悠远意境。

清 铜胎黑漆嵌螺钿四季花卉纹圆盘

钿与雕漆两大漆艺至今仍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并在创新的道路上持续发展。新一代传承人在保留“髹漆百日 运刀千转”核心工艺的同时,积极融入现代审美理念。扬州是现当代江苏乃至全国地区漆器生产的核心地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已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雕漆和点螺工艺为代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图片来源:南京博物院

校对 陶善工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