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神箭破秋风 乘舟赴天宫

时间:2025年11月01日 05:00

(来源:千龙网)

10月31日晚,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这是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 新华社发

漠北的秋风,轻拂过东风航天城。

秋日暖阳下,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发射任务进入倒计时,护航这次飞天之旅的航天科技工作者陆续到岗忙碌。

火箭发射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很高。科技人员李宗刚紧盯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发射场周边的气象观测站、雷达等探测设备不间断运转,像一张精密的“天网”,捕捉着每一丝气象变化,将戈壁的风、云、沙尘,都变成能读懂的“航天密码”。

“深秋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我们要通过监测设备捕捉气象环境的瞬息变化,在全体气象保障人员的大力协同下,找到最安全的‘发射窗口’。”李宗刚说,早在任务启动前3个月,他们就开始对覆盖发射场周边百余公里的近百套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为发射提供全方位的精准气象数据。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加注岗位科技人员张跃扎根加注一线19年,与管路、阀门、燃料打交道是他的日常。他说,加注岗位既要精准控制不同类型燃料的加注压力、流量和总量,又要实时监控数十个管路的接口、阀门状态安全,还要对突发情况快速处置,不容有失。

神舟二十一号飞天当天,张跃早早就抵达了工作岗位,根据检查清单逐一核对。“哪怕流程走了上百遍,每次都得像第一次那样认真。”他把19年来总结的操作技巧、故障排查方法,一笔一画写成厚厚的工作笔记。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他保持着上百次加注任务“零差错”的纪录。

24小时值守、52个村镇的奔走、8万余公里的护线里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通信护线分队的队员们,也忙碌在各自的执勤岗位上。过田埂、爬土坡,他们每天驱车上百公里、徒步数小时,无论是村落旁的架空杆路,还是乡野耕田下的地埋光缆,每个村镇的线路走向、环境隐患,都在他们的监测范围中。

任务发射前5小时,空间生命科学实验载荷终于“登船”完毕,空间应用系统对各模块进行最后的装载确认。李天达与30多位团队成员一起,在发射场协同工作,护航“小鼠航天员”飞天。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单位,研究领域也各不相同,他们要在有限的场地、有限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地完成小鼠的生理检测和行为学实验。为了让小鼠样本管理规范有序,团队建立了一套样本的“身份证系统”,每一份样本的取材、标记、储存、运输各环节都有严格记录。

与此同时,上千名航天科技工作者和观众陆续抵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附近,静候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出征。

“出发!”

“是!”

简洁有力的口令,就是出征的号角。3名航天员坚定迈步,踏上征途。

“5,4,3,2,1,点火!”

现场观众与0号指挥员齐声倒计时,千万名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奋斗足迹,汇聚成火箭划破夜空的明亮尾焰,绘就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的飞天征途。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