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解读|#三桶油前3季度减利超350亿元#,#三桶油加速战略转型#】国际油价下跌的阴霾持续蔓延至整个行业,作为产业链龙头,“三桶油”业绩因此承受较大影响。
前三季度,中国石化(600028.SH)、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海油(600938.SH)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99.84亿元、1262.79亿元、1019.71亿元,同比下跌32.2%、4.9%、12.6%。净利润共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50多亿元,相当于每天少赚约3.8亿元。
石油业务是“三桶油”最主要收入来源,因此,三家公司均在财报中着重提及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对公司业绩负面影响。综合“三桶油”统计口径,今年前三季度国际原油市场供需总体宽松,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布伦特(Brent)原油现货均价同比跌幅在14%左右。
受此影响,中国石油前三季度原油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4.7%至65.55美元/桶,拖累公司油气和新能源业务分部营业收入同比下滑8.3%至6223.9亿元;中国海油石油液体平均售价同比下跌13.6%至68.92美元/桶,拖累同期油气销售收入同比下降5.9%至2554.8亿元。
虽如此,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前三季度净利润降幅仍低于同期油价跌势。两家公司高管在业绩会上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公司上游业务坚持效益开发、降本增效,部分抵御了油价下跌影响。前三季度,中国石油油气当量产量1377.2百万桶,同比增长2.6%,公司油气单位操作成本10.79美元/桶,同比下降6.1%;中国海油同期油气净产量同比上升6.7%达578.3百万桶油当量,公司桶油成本同比下降2.8%至27.35美元/桶。
此外,天然气产量、销售收入增长也对业绩起到一定积极影响。例如,中国海油前三季度天然气产量同比增近12%,接近公司油气总产量增速约2倍,天然气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至7.86美元/千立方英尺,带动天然气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