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 —— 一汽奥迪A5L领航版在长春基地正式下线,这家成立34年的中德合资企业由此成为国内首家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当日的下线仪式吸引了多方代表参与,包括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张恩惠,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中国一汽董事长邱现东,大众(中国)执行副总裁齐泽凯、刘云峰,以及一汽-大众历任总经理代表、车主与合作伙伴代表等。
张恩惠在仪式上指出,这一节点是我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新里程碑,见证了中德合作友谊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付炳锋则表示,3000万辆的成就印证了开放合作是产业进步的必由之路。
邱现东提到,今年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此次突破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活力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也反映了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潜力。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通过视频祝贺,称将与中国一汽继续携手推进智能网联与可持续发展。一汽-大众首任总经理林敢为回顾了企业从筹建到壮大的历程,对达成3000万辆里程碑表示欣慰。仪式现场,相关领导还为历任管理层及中外方模范员工代表颁发了 “3000万荣誉 薪火同耀” 纪念奖杯。
站在新起点,一汽-大众总经理陈彬发布未来发展战略:确立 “两高一新” 总体目标与 “五大领先” 具体目标,未来五年将推出近30款全新产品,其中新能源商品超20款,延续 “油电混共进全智” 策略。研发方面,依托两国九地布局保持年均近百亿投入,聚焦智驾与软件领域,其自研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已突破47%,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同时,捷达品牌将探索本土化运营新模式,三大品牌还将实施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出海策略。
从1991年第一辆捷达下线到如今突破3000万辆,一汽-大众的成长轨迹不仅是中德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的缩影,更折射出中国从 “汽车大国” 迈向 “汽车强国” 的进阶之路。此次3000万辆里程碑并非终点,而是其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及开拓全球市场的新起点。
随着近20款新能源产品的陆续落地、自研技术的持续突破及出海战略的稳步推进,这家合资车企将进一步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全球化布局提供更多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