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刘志远 每经编辑|黄博文

为深度剖析A股上市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的环境风险情况,2025年10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联合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蔚蓝地图),筛选监控上市公司及其旗下公司(包括分公司、参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环境表现,依据权威环境监管数据,并加以科学评估模型分析,特别推出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
A股环境风险榜聚焦A股上市公司及其旗下公司环境风险,剖析环境问题背后的企业风险,助推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加强公众以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环境治理的监督。该系列榜单在2021年初首次发布,目前仍在持续动态更新。
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数据显示,从1月1日至6月30日,公开披露的504条监管数据共涉及266家上市公司。其中,甘肃能化(SZ000552)位列A股环境风险榜第一;煤炭行业和轻工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登榜数量均同比增加7家,增长数量在各行业中并列第一。

2025年上半年榜单TOP50桑基图
266家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数量较去年同期略有上涨
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共有266家A股上市公司暴露环境风险,比上年同期增加10家。

从行业维度来看,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TOP10中,煤炭行业有4家,同比增加1家;建筑装饰行业有2家,与上年同期持平;农林牧渔行业与基础化工行业均同比减少1家。
值得注意的是,甘肃能化位列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第一。榜单收录的数据显示,甘肃能化控股公司靖远煤业集团刘化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刘化化工)共收到3张行政处罚罚单,罚款共计150.8万元。
甘肃能化《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甘肃能化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共计29户,其中有3家子公司属于重点排污单位。甘肃能化《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有5家企业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但具体企业名单仅公示1家,即刘化化工。不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并未披露上述刘化化工上半年的环境处罚详情。
在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中位列第三的中国交建(SH601800),在建筑装饰行业上市公司中环境风险值排名第一。
中国交建(SH601800)《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拥有34家主要全资、控股子公司,中国交建旗下1家企业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另据中国交建《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其附属公司累计处罚金额约为57.7万元。
然而,2025年上半年最大的罚单远超千万元。
多条处罚记录出自同一家公司——中国交建控股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第三工程”)。
公开资料显示,中交四航第三工程和莫某某以工程项目施工为名,违法开采砂石、石料出售牟利,被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没收违法所得约1175.20万元,并处违法所得40%的罚款约470.08万元,共计约1645.28万元。
不仅如此,中交四航第三工程和谭某某以工程项目施工为名,违法开采砂石、石料出售牟利,被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没收违法所得约4374.65万元,并处违法所得40%的罚款约1749.86万元,共计约6124.51万元。
上述两则处罚的罚没金额共计7769.79万元,处罚决定日期均为2025年5月23日。此外,今年4月,中交四航第三工程因无证占用林地收到约55.75万元罚单。
据介绍,中交四航第三工程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74年,是历史悠久、技术力量及综合实力雄厚的驻湛建筑类央企,目前拥有120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近100亿元。
10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中国交建公开电子信箱发送采访函。10月28日,记者致电中国交建,接线人员表示,已查收采访函,目前正在找相关部门核实上述处罚情况。暂不明确是否回复。截至发稿时,记者未获进一步回应。
此外,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数据显示,高能环境(SH603588)控股公司重庆耀辉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耀辉环保”)因超标排放砷,直接经济损失985.43万元,被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定级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并处罚款100万元;高能环境控股公司江西鑫科环保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科环保”)因超标排放水污染物被罚6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耀辉环保受到的处罚决定时间为2025年2月6日。高能环境《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有32家企业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包含耀辉环保和鑫科环保,但并未披露上述两则处罚详情;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高能环境提及耀辉环保受到该处罚,不过未显示后续整改详情。在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上,高能环境位列第九。
10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高能环境公开电子信箱发送采访函。10月28日,记者多次致电高能环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的公开电话以及耀辉环保和鑫科环保在天眼查中企业年报中的联系电话,均无人接听。截至发稿时,记者未获进一步回应。
《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自2022年2月8日起施行已3年有余,其中第八条指出,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处以十万元以上罚款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披露环境信息。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不仅需要公司自身不断完善相关机制,也离不开相关部门以及公众的监督。
检测公司屡现数据造假
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数据显示,环境违法类型中,水污染占比26.88%,大气污染占比21.88%,固废污染占比8.75%。相较于2024年同期数据,以上三种环境违法类型占比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其他环境违法行为凸显,未批先建或未验先投占比14.38%;生态污染(毁坏林地或草原)占比5.00%。因此,上市公司需要重视批复、环评文件中的相关要求,并且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除此之外,多家上市公司因旗下检测公司数据造假、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而登上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
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数据显示,多伦科技(SH603528)旗下多家控股检测公司因检测数据造假,出具虚假报告等行为被罚,罚款共计40.8万元。多伦科技位列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第十二位。
其中,多伦科技控股公司金华市婺西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因伪造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结果等行为被金华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0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800元。该处罚决定时间为2月18日,但多伦科技在《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并无披露任何环境处罚信息情况。
此外,江西长运(SH600561)控股公司九江市长运诚协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因违规出具了合格检验报告,被九江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1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510元,处罚决定时间为2025年1月7日。江西长运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江西长运第一时间对环检线的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检修,强化车辆检测流程管理,确保车辆检测的准确性,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76家上市公司连续登榜,其中多家公司改善明显
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的登榜企业来自23个行业。与2024年同期相比,房地产行业、电力设备行业和建筑装饰行业上市公司登榜数量明显减少。与之相比,煤炭行业和轻工制造行业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登榜数均增加7家,增长数量并列第一。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登上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的数量同比下降最多。保利发展(SH600048)环境风险值排名第98,其余12家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值排名均在100名之后,行业整体环境风险值偏低。
除此之外,电力设备行业有12家上市公司登上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其中,仅有4家上市公司环境风险值排名进入TOP100,科达利(SZ002850)环境风险值在该行业最高,排名第35。

具体来看,与2024年同期相比,兴源环境(SZ300266)、盐湖股份(SZ000792)和海大集团(SZ002311)在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上的排名均下降160名以上。
此外,共有76家上市公司连续两次登上2024年和2025年的半年榜。
2025年上半年,盐湖股份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数据显示,盐湖股份间接参股公司内蒙古通汇钾肥股份有限公司因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被罚款15.61万元。盐湖股份及其控股公司无其他环境相关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中冶(SH601618)《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下属子公司在报告期内(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因扬尘等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8起,累计处罚金额52.1万元。2025年上半年A股环境风险榜数据显示,中国中冶及其旗下公司仅有2条相关处罚记录。中国中冶的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事实上,A股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表现近年来稳步向好,相关年度报告的规范性也不断增强,尤其是针对环境议题的规定。
9月5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交易所就修订后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公开征求意见。本次修订主要聚焦环境议题,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个具体指南,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领域的实践能力,助力构建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生态。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32297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