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国际商报记者 刘叶琳
近日,中国农机企业在全球市场屡获突破。中国一拖的YTO拖拉机在沙特阿拉伯沙滩上高效完成了清洁任务,为优化当地旅游环境贡献了“中国智造”的力量,也彰显了中国农机产品在非传统应用领域的创新拓展能力。
在10月11日—12日举办的2025新疆(喀什)中亚农机农资博览会上,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全流程农机装备,其国产采棉机在田间作业演示中以硬核实力受到了海外客商的认可,为南疆农业现代化与中亚农业合作注入新动能。此前9月,中联重科在2025英国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Plantworx)上,凭借本地化适配升级的高端装备及数字化服务,受到欧洲市场客户的高度关注。
如今,中国农机企业正以不断创新产品、完善售后服务为驱动,加速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中国农机产品走向世界。
产品出口持续向好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农机产品出口持续向好。前9个月,中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出口总额达138.6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其中,农业机械设备出口额98.3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占出口总额的70.9%;零部件出口额40.3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占出口总额的29.1%。
从产品类别来看,前9个月,园艺、牧草机械出口额达34.4亿美元,同比增长37.0%,对德国、荷兰、法国、英国、俄罗斯、印度等市场出口额均实现同比增长。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工程农业机械分会秘书长于东科表示,目前,中国园艺、牧草机械在欧洲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同时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态势良好,为中国农机产品出口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中国在粮食加工、家禽养殖机械领域的产品逐渐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前9个月,中国粮食加工、家禽养殖机械出口额达10.7亿美元,同比增长40.0%,对印度、俄罗斯、印尼、泰国、越南等市场出口额均增长。南美洲和大洋洲市场对中国农用车的需求旺盛,为中国农用车出口提供了增长空间。前9个月,中国农用车出口额达30.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对澳大利亚、智利、厄瓜多尔、南非、阿根廷市场出口额同比大幅增长。
于东科认为,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新兴市场的亮眼表现,主要得益于中国农机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从单一产品销售到提供解决方案,使中国农机产品更具竞争力。
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中国农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圈粉,与农机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密不可分。他们通过不断创新产品、加强企业间合作以及完善售后服务与技术培训等,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产品,使得中国农机在多个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沙特阿拉伯拥有漫长的海岸线,面临着沙滩垃圾清理的挑战。针对沙滩作业的特殊需求,中国一拖对YTO拖拉机进行了优化设计,凭借其强劲的动力输出、出色的通过性以及在高湿、沙尘等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表现,成功解决了松软沙滩行驶和连续作业的难题。
英国市场对农机设备的需求与其他海外市场存在差异,为满足英国市场的需求,中联重科对土方机械和高空作业机械等产品进行了本地化适配升级,通过扩大设备施工范围、优化驾驶舱舒适度、调整液压系统响应等,使其更好应对英国的施工环境和租赁市场需求。
加强企业合作,协同拓展国际市场,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还提升了整体竞争力。中国一拖与国机重工的合作是企业间协同拓展国际市场的生动写照。近年来,中国一拖与国机重工通过建立和完善合作机制,形成发展合力,在海外市场拓展中不断取得新突破。比如,双方联合推动国机农机装备走出去,累计交付美洲、非洲、亚洲用户YTO拖拉机400余台。
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培训,也为中国农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保障。今年以来,中国一拖派遣服务团队赴海外对经销商进行售后维修培训,先后在尼日利亚、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开展技术培训,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技术服务。钵施然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多个重要产棉区积极开展采棉机驾驶员培训工作,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当地驾驶员的专业技能。这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售后服务和技术培训,不仅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还提升了中国农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