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寒露过后,秋意渐浓。辽港各港区煤炭作业现场车船如织,门机挥舞着“巨臂”,将煤炭从船舱内稳稳抓起,精准卸至倒运车上……码头汽笛声、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奏响了一曲深秋煤炭保供激昂乐章。
随着供暖季的临近,港口煤炭冬储作业进入高峰期。作为重要的海陆运输节点,辽港集团坚决履行煤炭保供责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强化保供措施落实,进一步畅通煤炭物流供应链,保障煤炭安全高效运输,全力守护民生能源需求。
全流程协同 让效率最大化
大连港散杂货码头分公司以“保民生、稳供应”为核心,从服务优化、预案制定、效率提升、资源统筹等多维度发力,构建全流程煤炭保供体系,9月份至今已顺利接卸保供煤炭75万吨,为保障民生用能需求提供坚实支撑。
为持续优化服务,该公司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主动靠前对接新客户,全程协助其熟悉商检、清关、提货等流程,从业务源头为煤炭及时疏港扫清障碍。针对企业生产、存储、运输、需求等关键信息,安排专人动态跟踪,提前与客户沟通制定个性化作业方案,通过科学组织船舶、火车作业,实现装卸效率最大化,确保煤炭到港即卸、卸完即疏。
面对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公司提前制定重点物资运输应急保障预案,细化应急措施与工作机制,同时预留三个泊位作为煤炭应急接卸泊位,对后方场地进行提前规划,构建“日常+应急”双保障接卸格局。
“目前,公司10号、11号两个7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可实现昼夜接卸煤炭5万吨以上,还有10万吨库场堆存能力、日均100车以上的铁路疏港能力以及良好的捣载能力,为保供提供充足硬件支撑。”大连港散杂货码头分公司相关人员告诉笔者。
大连港散杂货码头分公司强化内部协同与资源统筹,一方面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平衡劳力、机械配置,协调解决生产衔接问题;另一方面,技术部门聚焦设施设备维护,确保全程无故障运行。
“针对取暖季煤炭船舶集中到港的特点,我们充分发挥皮带反输工艺优势,统筹调配人机、捣载车队等资源,通过多点位作业、全流程协同,加速泊位与场地周转,在降低客户综合物流成本的同时实现煤炭接卸高效顺畅,以港口担当筑牢能源供应‘生命线’。”大连港散杂货码头分公司相关人员说。
多维度发力 让运输更畅通
高效顺畅的接卸转运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关键环节,营口港二公司始终把保产保供放在首位,克服泊位紧张等困难,通过合理制定船舶计划、科学组织码头生产,不断压缩船舶在港停时。
同时,该公司持续加大工艺革新力度,全力保证航道通航率,提高泊位利用率。为提高疏港效率,营口港二公司与铁路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畅通火车疏港各环节,保证煤炭高效卸船、高效疏港。
为保证大风等恶劣天气下的生产安全,该公司提前发布气象预警,切实做好大型设备防风准备,合理安排船舶停工和开工时间,坚决杜绝安全隐患,为煤炭安全高效运输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完成外贸煤炭船舶作业111艘次,实现外贸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超8%。截至目前,该公司内贸保供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50%。
定制化方案 让服务再升级
作为丹东及周边地区煤炭保供的“主力军”,丹东港煤矿码头分公司精准施策、高效服务,今年已完成保供煤作业200余万吨。
为筑牢保供根基,丹东港煤矿码头分公司从源头发力、前置谋划,深入走访腹地重点供热、发电企业,建立“一企一档”动态台账,实时跟踪企业存煤量、日耗煤数据,精准掌握需求动态;推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为企业量身设计“海运+铁路”直达运输方案,有效降低客户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
为保障煤炭作业高效顺畅,丹东港煤矿码头分公司开通保供船舶“优先靠泊、优先装卸、优先发运”“三优先”通道,大幅缩短船舶作业周期;协同联检部门,搭建“卸船—铁路装车”直连专线,实现煤炭“到港即查、查完即运”的高效衔接;利用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作业全流程,借助大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前对关键设备开展维护保养,从根本上杜绝“船等泊位”“货等设备”问题;进一步优化人机协同流程,压缩辅助作业环节耗时;现场操作人员与调度中心保持实时沟通,根据船舱结构、煤炭特性灵活调整装卸工艺,实现卸船效率最大化。
全链条联动 让保供“不断档”
连日来,为保障能源供应稳定,盘锦港聚焦煤炭运输任务,24小时不间断作业,以高效服务筑牢能源保供堡垒。
为确保作业安全,盘锦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设备巡检维护,组织党员突击队坚守关键岗位,用坚守保障煤炭“快进快出”,为周边企业能源供应提供坚实支撑。
随着近期煤炭到港量激增,盘锦港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合理调配生产资源等举措,保证煤炭运输无缝衔接,形成“卸船、堆存、装船”全链条高效联动。今年以来,盘锦港单日最高完成煤炭吞吐量2.8万吨,作业效率同比提升18%。
煤炭保供全天候,“国之大者”显担当。辽港集团充分发挥港口物流枢纽功能,持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畅通能源物资运输物流通道,将保供责任转化为民生温度,为能源物资安全高效运输贡献港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