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咬定年度目标不动摇 冲刺攻坚决战决胜

时间:2025年10月31日 08:00

核心提示

  10月27日上午,市委召开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例会。涪陵区、大渡口区、江北区、城口县、丰都县、忠县、巫溪县、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以下为发言摘登。

  强支撑 增动能 惠民生 奋力交出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

  涪陵区委书记 黎勇

  涪陵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力抓项目、强产业、优生态、促发展,前三季度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固投分别增长6.2%、8.1%、8.2%。

  一、聚焦固本兴新强产业,筑牢发展“硬支撑”。“链式思维”强工业,31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实现投达产,材料产业产值占全市31.2%。“落地思维”抓招商,发布产业发展等开放场景95个,建立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新开工项目144个。“融合思维”育生态,构建科技、数字、金融、人才、绿色低碳融合互促产业生态,新增国家级5G工厂3家,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居全市前列。

  二、聚焦改革开放强动能,激发经济“新活力”。提升国企质效,迭代完善国资大数据监管平台,推进物业等同质化业务整合,国企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增加值居全市前列。优化企业服务,900余项涉企事项“一站式”办理,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华峰氨纶获市长质量奖。扩大对外开放,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35.7%,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4.4%、52.5%。

  三、聚焦民生福祉强保障,集成幸福“实景图”。深化文旅融合促消费,举办白鹤梁旅游文化节明星演唱会、“渝超”赛事等活动。强化“四业”贯通提效能,优化用工供需清单帮助群众就业,先进材料产业人才创新联合体建设经验入选全国最佳案例。优化公共服务惠民生,入选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打造“幸福驿站”等民生服务点,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

  真抓实干 唯实争先 努力交出经济社会发展高分答卷

  大渡口区委书记 张果

  大渡口区紧扣“六区一高地”建设,全力抓招商、抓项目、抓要素、抓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前三季度GDP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社零增长6.4%。

  一、产业发展呈现新态势。拓展产业空间,提速开发7平方公里建桥园区拓展区,加快建设3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焕新提升九宫庙商圈。加快招大引强,签约项目162个,天农食品、达达商贸签约落地,A股上市企业遥望科技、怡亚通入驻,天猫重庆总部落地运营。推动聚链成群,萤石制造、虬龙科技竣工投产,中元汇吉科技园、红九九扩产项目基本完工,华韶、鲍斯等121个项目顺利推进。

  二、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加力培育改革成果,入选全国全市典型案例14个,“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获司法部肯定。加速构筑创新优势,新入库科技型企业增长30.5%,4家企业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研发投入强度、综合创新指数居全市前列,入选科技部典型案例1个。加快推进数智赋能,工程智管入选AI+综合场景清单,3个场景入选“应用场景领跑者”榜单,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三、城市提升展现新面貌。加快城市有机更新,高标准规划建设“未来社区·活力新城”,建成3.66公里环商圈步道,城市更新获《新闻联播》单条刊播。推动城市形象出新,举办半程马拉松、第17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等赛事节会,游客接待量增长30%。致力生活品质焕新,成立纾困基金,引进香港新华福汇康养基地,潜能喜来登酒店即将营业,西大附中、区中医院建成投用。

  争夺高分报表 争当先行示范 全力扛起高质量发展大区责任大区担当

  江北区委书记 陶世祥

  江北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1—9月GDP增长6.1%,固投增速11.3%,新能源汽车产量32.1万辆。

  一、紧扣战略导向,聚力招大引强,提升发展“硬核实力”。突出“四企联动”,向上争取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落户,签约中国华电、中国能建、中国国新等区域中心和重庆总部;着眼渝港合作新地标、新场景、新范本,促成世奥桥项目(WOB)落户;引进低空经济龙头万丰奥特,促成京业汇西部总部投资打造航材智造等“两大基地”。

  二、瞄准优势赛道,绘好产业图谱,增强发展“综合能级”。放大金融资金链,新设私募3家,金融总部突破100家,“1+5+N”金融服务港湾促成放款153亿元。聚合商贸产业链,与新加坡乌节路、成都春熙路“路圈联动”,新引进首店111家,FDI增长52.6%。强化智造创新链,战新产业产值占比提升至50.1%,AI、算力等规上软信服务业营收增长66.3%。

  三、树立系统思维,迭代最优环境,擦亮发展“品牌标识”。政府主动有为,迭代“百千万”服务机制,创成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市场积极有效,出让土地5宗,新增经营主体2.3万户。环境普惠有感,“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数量占全市1/5,川江航运文化园建成投用,迭代老马工作法“三解一励”化解矛盾纠纷,2个应用获评数字重庆建设优秀成果,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102个月零发生。

  兴产业 强改革 保平安 奋力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城口县委书记 张继军

  前三季度,全县GDP增长6%、固投增长9.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8%。

  一、夯实产业根基,做强“绿”的主引擎。组建“中药材、老腊肉、大木漆、文旅康养”4个产业专班,绿色产业利益联结全县70%以上农户。实施绿色产业项目89个,落地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2个,10万条药用蛇养殖加工、西南片区最大生态冷水鱼养殖项目建成投产。突出“大巴山”特色IP,成功注册“钡谷”商标,赵孝春牌老腊肉入选中华老字号,获评2025全国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

  二、强化改革突破,激发“活”的新动能。提前完成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90%,盘活闲置资产建成西南国际写生基地。深化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新增林下种植天麻、淫羊藿、石斛等产业8万余亩,培育经营主体100余家,带动2万余名林农增收。组建强村公司18家,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辐射带动8600余名群众增收,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一件事”全市推广。

  三、突出除险固安,筑牢“稳”的基本盘。创新“十户联防”群防群控机制,1.04万个重要风险点全量落图,成功应对9轮区域性强降雨和暴雨天气过程。细化责任、风险、防控、治理4张清单,排查整治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持续提升“141”基层智治体系实战效能,探索创建“熟人社区”、基层治理“观察员”制度,有效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强改革 抓项目 促消费 努力交出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

  丰都县委书记 张国忠

  丰都县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以激发城市发展动能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1—9月GDP增长5.3%,亩均税收增长74.6%,固投增长10.9%。

  一、以亩均改革促转型,提高生产效益。加大智改数转、技改扩能等支持力度,新开工技改项目29个,培育市级智能工厂3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构建经信、规资、园区等横向联动机制,定期监测用地等数据,推动亩均产值增长14.1%。完善企业综合评价机制,实行用地、用能等差异化配置,推动企业优化提升、淘汰出清。

  二、以链式思维抓项目,促进投资放量。率先在上海、成都、贵阳等地,组建以流动党委、异地商会和农民工工会为主体的“一委两会”工作站,推动在库亿元级以上项目达43个。每月第1个工作日由“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主持政商茶叙,定期开展企业评议部门,民呼我为满意率96%以上。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玻纤一期配套项目点火投产、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垫丰武高速“三电”及管线迁改进度全线第一。

  三、以市场培育提动能,激发消费活力。推出新市民政策包,打造新市民之家、新市民服务综合场景,今年农业人口转移进城9600余人。谋划打造福寿、蔬菜等6个特色产业园,扩大“车轮上的夜市”等规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完成年度目标的134.3%。持续举办祈福文化季、丰都庙会等文旅活动,“夜游酆都城”出圈出彩,前三季度接待游客、旅游总花费增长7.9%、8.5%。

  强产业 增动能 惠民生 持续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忠县县委书记 李电

  忠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袁家军书记调研忠县指示要求,坚决扛起大区大县担当,交出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1—9月全县GDP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8%。

  一、聚力产业升级,跑出经济增长新速度。加快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瑞竹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柑橘等水果产量53万吨。加快推动工业提级扩能,建成全国最大的NFC橙汁加工中心和柑橘智能分拣车间,加快建设全国日输出气量最大的战略储气库、成渝地区首个年产50万吨页岩油生产基地。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建成投用忠义广场、橘若·忠州渡,实施城市高质量发展“八进八行”行动,社零总额增速4.1%。

  二、深化动能转换,构筑县域发展新优势。坚持改革推动,区县数据归集与共享、核心业务数字化率、八大板块应用贯通覆盖率均居全市前列。坚持开放带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口总额增长率创近年新高。坚持创新驱动,金沙河面业、海螺水泥成功创建市级智能工厂,新润星科技“汽车零部件自动交钥匙工厂”入选全市“工业母机+”标杆应用场景。

  三、突出民生为大,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抓民生优供给,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人数完成目标任务的100.1%,农村教师“带岗分流”改革案例入选全市基层改革典型案例。抓生态强治理,持续完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污染防治攻坚战连续5年保持优秀。抓安全守底线,规模性聚集零发生,防灾减灾救灾经验被国家防减救灾办印发推广,连续两年获评平安重庆建设优秀区县。

  夯基础 强动能 守底线 奋力走好山区库区强县富民新路子

  巫溪县委书记 李卫东

  巫溪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融入全市“六区一高地”建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前三季度,GDP增速5.8%、固投增速7.3%。

  一、夯基础,筑牢发展底座。开辟产业“新赛道”,主动融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一主两辅”产业集群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规上产值增长53%。按下招投“快进键”,引进浙江颐高、聚惠食品等头部企业,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绿色食品加工园,工业投资增长134.5%。做强县城“火车头”,推动规上、限上企业向园区集中,引入巴蜀中学等4所名校,产城景人文旅融合发展的“最美县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二、强动能,释放发展活力。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县属国企营收和利润分别增长38.1%、296.5%。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建设市级老鹰茶检测研发中心、特色植物新食品原料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双倍增”完成率分别达280%、800%。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巫云开高速建成通车,京东、国药太极签约落地,渝陕鄂川边贸物流中心、中药材交易市场加快建设,进出口总额增长16.3%。

  三、守底线,提升发展成色。守牢防返贫底线,扩大以工代赈范围,4.4万余名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增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守牢生态底线,农村黑臭水体消除成果全面巩固,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95%以上,PM2.5年均值为“十四五”以来最优。守牢安全底线,建成“高山峡谷暴雨集中区地质灾害智管”特色应用,有力应对近10年来最强特大暴雨天气、人员零伤亡。

  全力以赴抓经济稳增长 助推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上向好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高健

  市发展改革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助推全市经济增长逆势而上、逐季提升。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5.3%。

  一、迭代服务机制,将经济运行调度细化到最小颗粒度。聚焦对全市经济贡献最大的重点企业,建立“一企业一专员”常态化服务机制,实现从“事后知、响应晚”到“提前晓、跟进办”的有效转变。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成功获批全国唯一省域全覆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加快“AI+综合场景”建设,数字化赋能经济运行监测。

  二、迭代工作体系,将投资项目管理实化到“六区一高地”重点领域。聚焦“六区一高地”重塑投资工作体系,确保任务不漏项、责任不留白。推动“四个一批”重点项目高效转化,力促市级重点项目投资超序时进度15个百分点。项目化、清单化落实央地合作座谈会成果,争取一批央企总部、战新龙头项目在渝落地。

  三、迭代发展方式,将各项政策效能转化为服务业发展动能。大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放大生产性服务业专项资金杠杆效应,支撑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3%。首次举办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吸引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来渝投资,前三季度签约现代服务业项目561个。

  强优势产业 抓技改升级 育新质动能 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主引擎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 王志杰

  市经济信息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牵引持续做大做强做优工业主引擎,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分别增长5.4%、10.1%,拉动全市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2.8个百分点。

  一、突出巩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促进重点产业聚链成群、聚群成势。持续推动稳产促增,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5.4%、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持续推动龙头企业彰显引领带动作用,中国长安汽车总部落户重庆,阿维塔连续7月销量过万,深蓝、启源Q07分别成为央企新能源车销冠品牌和SUV销冠车型;问界品牌连续5月销量超4万,M8/M9稳居同类车型销冠;千里科技推出“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并获奔驰战略入股。持续构建优质产业生态,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火爆出圈,汽车芯片联盟在渝成立,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体系持续扩大。在汽车产业带动下,软信产业收入增长19.2%,高端摩托车增长21.2%。

  二、突出抓好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投资实物量加速释放。聚焦重点行业抓技改,实施技改项目1236个,更新设备超1.2万台(套),入选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改城市。聚焦智改数转绿色化抓技改,建成数字化车间1231个、智能工厂211个,重庆海尔成为全球首座“人才灯塔工厂”,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聚焦扩大有效投资抓技改,技改投资增长21%、高于全国19.2个百分点,带动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

  三、突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新动能蓄势发力。狠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36.4%、提高1.9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等产量增速超40%。狠抓“四侧”协同“四链”融合,“12+N”行业产业大脑和11个细分产业大脑实战能力更强,推广工业智能体30个,赋能企业3万余家。狠抓企业培育和服务,迭代上线“AI+企业码上服务”应用,131万多家企业上平台,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4家、44家。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