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601229 证券简称:上海银行 公告编号:临2025-061
优先股代码:360029 优先股简称:上银优1
可转债代码:113042 可转债简称:上银转债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 公司董事会2025年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10月30日审议通过了《关于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本次会议应出席董事17人,实际出席董事16人,应晓明非执行董事委托叶峻非执行董事代为出席并表决。公司1名监事列席了本次会议。
● 公司董事长顾建忠、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财务部门负责人张吉光保证本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 除特别说明外,本季度报告所载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为本集团合并数据,均以人民币列示。“本集团”是指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人民币千元
注:每股收益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证监会公告〔2010〕2号)计算。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人民币千元
注:
1、 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23﹞65号)计算;
2、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23年修订)》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金融资产信用损失准备转回及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等属于本集团正常经营性项目产生的损益,因此不纳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范围。
(三)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变化幅度超过30%以上的情况、原因
2025年1-9月,本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4.12亿元,同比减少1,782.93亿元,主要由于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增加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项减少。
(四)资本充足率
单位:人民币千元
(五)杠杆率
单位:人民币千元
(六)流动性覆盖率
单位:人民币千元
(七)资产质量
单位:人民币千元
注:尾差为四舍五入原因造成。
二、股东信息
(一)截至报告期末前十名普通股股东与前十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
持股情况表
注:
1、报告期末,前十名普通股股东与前十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及其持股情况一致;
2、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BANCO SANTANDER,S.A.)持有公司股份929,137,290股,占公司总股本6.54%,其中8,479,370股份代理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名下,占公司总股本0.06%;
3、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26,211,240股,占公司总股本3.00%,其中42,635,320股份代理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名下,占公司总股本0.30%;
4、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是以名义持有人身份,受他人指定并代表他人持有股票的机构,其中包括香港及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沪股通股票。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所持公司股份,包括代理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分别持有8,479,370股和42,635,320股公司股份;
5、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或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6、报告期内,上述股东不存在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的情况。
(二)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三、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本集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坚持战略引领,加快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优化增长动能,持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入推进数字化建设,加强风险管理,经营业绩稳健良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经营质效平稳向好
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33,080.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2%。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4,416.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5%。夯实客户基础,强化产品和交易驱动,带动存款稳健增长,存款总额18,042.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1%。2025年1-9月,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11.40亿元,同比增长4.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75亿元,同比增长2.77%。
持续完善资本管理体系,加强资本占用和资本回报管理,引导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资本使用效率。报告期末,本集团资本充足率14.33%,一级资本充足率11.4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各级资本充足率均符合监管要求和资本管理规划目标。加强信用风险管控,聚焦授信关键客户管理,有序推进化解处置,资产质量总体平稳。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率1.18%,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54.92%,整体拨备水平充足。
(二)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以专业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积极融入区域战略驱动高质量发展。报告期末,公司客户总数30.64万户,较上年末增长0.89%;人民币公司贷款和垫款余额8,214.85亿元;人民币公司存款余额11,306.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6%。2025年1-9月,人民币公司存款付息率1.40%,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
聚焦客户需求,植根实体经济,以专业赋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对接科创渠道,深耕重点产业链经营,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2025年1-9月科技贷款1投放金额1,662.92亿元,同比增长33.83%;报告期末余额1,976.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6%。持续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不断丰富普惠金融线上场景。2025年1-9月普惠贷款投放金额1,393.16亿元,同比增长2.93%;报告期末余额1,445.19亿元。以绿色金融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2025年1-9月绿色贷款投放金额595.27亿元,同比增长0.10%;报告期末绿色贷款余额1,273.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1%。
1注:科技贷款、普惠贷款、绿色贷款的余额和投放金额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25〕66号)、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关于调整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内容的通知》(银调发〔2025〕7号)》等进行统计,统计口径较上一年度变更。
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1-9月制造业贷款投放金额865.07亿元,同比增长8.89%;报告期末余额1,128.0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8%。加快推动供应链业务转型升级,助力普惠金融,报告期末供应链信贷支持余额461.42亿元,2025年1-9月,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带动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94.88亿元,同比增长2.91%。
夯实交易银行、投资银行专业能力,提升对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推动“上行e企赢”司库管理服务平台功能升级,打造云直联等特色产品,赋能国资国企司库管理体系建设。报告期末,司库及现金管理服务客户6,581户,较上年末增长6.32%。持续迭代优化跨境金融服务,升级线上跨境服务平台“上银智汇+”银企直联功能,进一步丰富线上业务场景。2025年1-9月,线上客户数同比增长17.60%,实现线上交易量同比增长12.12%。为客户办理经常项目便利化试点业务量同比增长11.88%。持续通过多元化、创新性投资银行产品体系服务资本市场、助力实体经济。2025年1-9月,债券承销规模599.96亿元;银团贷款投放金额257.44亿元,同比增长25.06%;并购贷款投放金额27.70亿元,同比增长52.20%。
(三)着力坚持价值创造,深化金市同业业务综合竞争力
强化核心投资交易能力,优化同业客户经营策略,增强代客与托管业务综合服务质效,推动金市同业业务高质量发展。
提升金市同业投资交易能力,更好服务实体企业融资与避险。加强市场走势研判,持续优化投资组合与交易策略,稳固核心交易价值贡献。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结合政策导向要求,重点加大科创债投资力度;打造上银“智汇避险”代客业务品牌,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避险服务。报告期末,投资科创债余额167.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90%;代客业务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28.42%。
以同业客户经营策略体系建设为主线,持续提升专业化经营质效。主动应对市场变化,聚焦重点客群的重点产品,落实分层分类管理,全面强化策略执行效能,有效提升客户经营深度。发挥集团协同优势,推进同业客户的资源共享和双向赋能。报告期末,重点客户平均合作产品数12.28个,较上年末增长1.74%。
强化重点领域主动营销,持续增强托管核心竞争力。把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深化托管业务与投资、代销业务协同,客户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报告期末,资产托管业务规模30,377.81亿元,其中同业机构托管规模21,511.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2%;银行理财托管规模4,849.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9%;产业基金托管规模778.3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97%。
(四)围绕居民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持续提升零售金融服务质效
践行金融为民,围绕客户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以养老金融、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等特色业务为抓手,积极响应金融支持居民消费政策,持续提升零售金融服务体验与质效。报告期末,零售客户2,150.33万户,管理零售客户综合资产(AUM)10,781.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0%;其中长尾客群AUM较上年末增长504.81亿元,增幅32.18%。人民币个人存款余额6,202.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4%;人民币个人存款付息率1.77%,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人民币个人贷款和垫款余额3,956.42亿元。
持续升级多层次多元化养老金融服务生态。以低波稳健为特色持续打造上银“安心财富”养老财富品牌,2025年1-9月,“美好款”理财产品代销规模同比增长19.43%。全新发布手机银行乐龄版,全面推广上银“安心付”账户组合服务,为老年客户提供集金融服务、生活便利于一体的线上生态服务,助力激发银发消费潜力。以美好生活工作室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与政府部门、社会养老机构及社区的协同,完善“医食住行康娱游学”服务体系,2025年1-9月,累计开展2,800余场公益活动,服务老年客户超4万人次。报告期末,养老金客户159.54万户,持续保持上海地区养老金客户份额第一;管理养老金客户AUM 5,235.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1%;占零售客户AUM的比重为48.56%,较上年末提高0.32个百分点。
持续推升财富管理价值创造和资产跃迁,以多元资产配置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规划需求,驱动财富价值贡献持续增长,第三季度财富管理中收环比增长7.78%,保险、基金代销规模环比增长18.38%、34.67%。报告期末,月日均AUM30万元及以上的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5.38%,其中月日均AUM 800万元及以上私人银行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9.58%。
聚焦居民首套及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与规模增长。2025年1-9月,住房按揭贷款投放金额228.17亿元,同比增长5.47%,其中上海地区投放金额138.87亿元,同比增长6.65%。报告期末,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621.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7%,其中上海地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802.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7%,全国房贷市场份额较上年末增长0.9个基点。深入贯彻国家关于促消费、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加大场景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2025年1-9月,汽车消费贷款投放260.17亿元,同比增长40.16%;报告期末,汽车消费贷款余额503.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95%;新能源汽车消费贷款余额211.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08%。
四、其他提醒事项
(一)金融债券等发行情况
2025年9月,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200亿元普通金融债券,票面利率为1.89%,为3年期固定利率品种。债券募集资金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满足公司资产负债配置需要,充实资金来源,优化负债期限结构,促进业务的稳健发展。
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第二期金融债券发行完毕的公告》(编号:临2025-051)。
(二)董监高增持股份
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合计10人分别于2025年7月23日至7月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共计440,000股。上述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承诺将上述所购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
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买入公司股票的公告》(编号:临2025-040)。
(三)中期利润分配情况
根据公司2024年度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2025年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公司于2025年10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公司A股普通股总股本14,208,999,583股为基数,向普通股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3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262,699,874.90元。
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编号:临2025-053)。
五、季度财务报表
特此公告。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