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十四五”以来,南通市委、市政府系统谋划实施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制定服务业繁荣发展十条、服务业稳增长六条、生产性服务业六条等系列政策,组建服务业十大重点行业专班,建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双月推进机制,将服务业核心指标、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全面融入高质量考核、机关绩效考核,单独开展服务业项目考评,全市上下形成了高位统筹、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总量规模持续扩大
恢复向好态势增强
“十四五”时期,南通服务业各项经济指标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向好态势,有力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以来,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规模居全省第四位,年均增长4.9%。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达5983亿元,占GDP比重达48.2%,分别高于第二产业(47.5%)、工业增加值(38.2%)占比0.7、10.0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200亿元,年均增长6.1%;服务业开票销售突破13000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保持三次产业最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质态效益逐步提升
生产性服务业向高质量发展。2024年,规上生产性服务业营收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比重达71.4%,南通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成功创建商贸服务型、港口型国家物流“双枢纽”城市。
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提升。成立南通新电商中心,奥特莱斯、万象城、山姆会员店等成为消费新地标,启唐城、黄金海滩、森林野生动物园等一批南通特色文旅品牌全面打响,2024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93亿元、接待游客数7543万人次,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1.7倍和2.4倍。
新兴服务业向高价值延伸。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十三五”末的8.0%提高至9.6%;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蓬勃兴起,2024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75亿元大关、同比增长超50%;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濠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入选省大数据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省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主体培育量质齐升
企业活力迸发焕新
规上企业蓬勃发展。建立“增量企业培育库、存量企业孵化库、非企单位转化库”三大培育库,规上服务业企业达2412家,较“十三五”末净增952家,月度新增企业数持续位列全省前三,营收超亿元规上服务业企业达199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11家。
领军企业逐步壮大。建立“规模龙头型”“成长创新型”服务业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依托高端家纺、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中科基因、益诺思生物技术、九一网络科技、林森物流等一批发展潜力好、特色化属性突出的服务业领军企业,“十四五”以来累计获评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11家、数量居全省前列。
平台企业稳健成长。91家纺网、找家纺网等一批南通本土平台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中天互联、云尚找家纺、中实纺织交易市场等7家企业纳入省重点平台企业培育库,中天互联自主研发的爱尚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两年入选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融合发展有效推进
标杆引领亮点频出
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个性化定制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两业融合梯次培育库,“十四五”以来累计培育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51家、全省第3,其中中天科技、中国天楹、中远海运等5家单位获评省级两业融合标杆引领典型,中天科技国家级两业融合试点经验获国家发改委官方推广。
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2024年,全市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综合收入、农产品电商营销总额分别实现69亿元、63亿元,海门区入选文旅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家、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
“文化+”“旅游+”“互联网+”“生态+”“体育+”等服务业内部融合发展新模式逐步兴起,崇川区建成省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苏超“全域主场”、紫琅音乐节、南通马拉松赛、南通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文旅乐购嘉年华等“文商旅体农”融合活动影响力持续放大。
载体建设提档升级
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集聚效益持续增强。南通市深入实施“示范带动、重点培育、优化提升”分类管理机制,集聚形成海门生物医药科创园、南通家纺城、江苏南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南通能达商务集聚区等一批辐射带动强的服务业集聚区,其中营收超百亿集聚区9家,“十四五”以来累计培育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29家,数量列全省第2。
楼宇质态逐步向好。全市3000平方米以上的重点楼宇超120幢,入驻企业数超1.2万家,楼宇入驻率由“十四五”初的64%提升至近70%,其中纳税超亿元楼宇达17幢,天安数码城、天宝大厦分别获评长三角示范楼宇、新锐楼宇。
平台载体加速建设。长三角光电技术创新中心、省船舶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相继落户运营,南通科技大市场正式揭牌运行,海安商贸物流产业园获评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南通中关村信息谷、南通市北产业园入选省软件名园培育库。
“十五五”时期,南通将顺应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发展新趋势,突出数字化赋能、融合化发展、绿色化提升、品质化定位、区域化合作要求,积极培育和开拓新模式、新渠道、新产品、新主体、新市场,着力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绿色服务等技术创新型服务,加快提升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高端专业服务等产业配套型服务,大力发展高端商贸、文化旅游、品牌家政、全域康养等消费促进型服务,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长三角现代服务业发展重要节点城市。 通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