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寇敏芳
10月30日,久马高速阿坝互通至安羌服务区23公里、海子山停车区至中壤口互通64公里(以下简称“87公里通车段”)沥青路面铺筑圆满完成,标志着该段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目前正推进机电、交安、房建等剩余工程。该路段将于今年底正式通车试运营。

开展抗紫外老化沥青路面试验
久马高速全线平均海拔3300米以上,年均温度仅1.4℃,常遇高原极端气候。在这里修建高速公路,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烈,路面相比平原地区,更容易开裂。
“我们针对路面开裂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对路面材料、拌合、养生、摊铺等一系列技术进行了创新。”四川路桥交建集团久马路面项目常务副经理马潇举例,通过对路面的混凝土“配方”进行调整,改变粗细配比,让混凝土路基更加稳固,同时为了给路基保温,在路面铺设了双层土工膜,如同给路面加了一件“衣服”,增加保温效果。

久马高速阿坝段多梅林卡大桥
除此之外,87公里通车段的建设条件也极为严苛,沿线穿越湿地软土区、高原季冻区、隧道软岩区等多种复杂地质区域,生态环境极其敏感脆弱。建设及运营中极易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项目团队创新提出素混凝土桩+柔性整体垫层组合软基处治结构,通俗来说,就是在高原沼泽、淤泥的软土层上,像钉钉子一样把混凝土桩打进去作为路基,在“钉子”的表面增加柔性的垫层,以让路基稳固,也能起到排水和分担应力的功能,破解了冻土软基处治、冻融变形等技术难题,提炼出高原季冻区软土路基分类处治技术。
久马高速全长219公里,总投资概算302亿元,起于四川青海省界,经阿坝州阿坝县、红原县至马尔康市,止于汶马高速,既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G6北京—拉萨高速公路联络线德令哈—马尔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络国家高速公路网西北至西南方向的大通道,也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1688网”中成都至马尔康、青海放射线的重要路段和四川西北部首条高速公路出川大通道。作为四川首条全线海拔超3000米的高原高速公路,该项目还同时被交通运输部列为“高原生态环保”科技示范工程和“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久马高速全线示意图
目前,项目已建成川青省界至阿坝收费站段50公里、中壤口互通至王家寨互通段48.5公里,87公里通车段启用后,久马高速累计通车里程将达185.5公里。全线力争2027年建成通车,届时成都至青海久治的通行时间将由8.5小时缩短至5.5小时,将彻底结束阿坝县、红原县不通高速的历史。
图片由四川路桥藏高公司提供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