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三只松鼠上调供货价欲解增收不增利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00:5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北京商报

  “增收不增利”在今年已成为三只松鼠的常态。三只松鼠近日披露的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2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2.91%。关于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三只松鼠未在财报中进行披露。业界猜测,销售费用投入以及成本上涨挤压利润是三只松鼠净利下滑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报发布的时间段,市场层面也传出三只松鼠将对旗下部分产品供货价格进行调整。10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致电三只松鼠董秘办公室,被相关人员告知“此消息属实”,而该消息则进一步让业界认为,此前猜测的“成本压力挤压利润”有了可信度,调整供货价或是三只松鼠缓解成本压力的一种方式。

  成本上涨挤压利润

  今年以来,三只松鼠持续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营收77.59亿元,同比增长8.22%;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52.91%。其中,前三季度,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13%、22.77%、8.91%;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22.46%、444.41%、56.79%。

  三季度财报中,三只松鼠并未对经营数据做更多解释,但在其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中或许能获得一些信息。在上半年财报中,三只松鼠提到“D+N”(抖音为核心的电商+线下分销)全渠道策略、自有品牌生活馆首店对营收增长的拉动;净利下滑则由于坚果原料成本上涨对毛利率的影响、部分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带来的费率提升以及线下分销加大市场费用投入等。

  从三季报数据来看,三只松鼠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77.07亿元,同比增长12.6%;销售费用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24.06%;管理费用为2.28亿元,同比增长50.7%。此外,三只松鼠的毛利率微降0.18个百分点至25.27%。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从当前的外部环境看,快消企业普遍承受着原材料、物流等综合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加之市场竞争格局加剧,大多数企业均面临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的情况。具体到三只松鼠,一方面,为维持市场地位与增长,企业不得不持续增加在营销推广上的投入;另一方面,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人员管理等方面的费用投入,也进一步侵蚀了利润。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三只松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暴跌1690.52%至-5.06亿元。对此,三只松鼠方面解释为“系本期经营性采购支出增加所致”。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这恰恰反映出三只松鼠紧张的现金流。“大规模采购通常意味着为应对原材料涨价而提前囤货,或为备货旺季增加库存,这会占用大量现金,导致营运资金压力上升。负向现金流若持续,将影响公司偿债能力与投资灵活性。”江瀚认为。

  坚果全系列产品涨价

  发布财报几日后,市场层面传出三只松鼠旗下坚果产品涨价的消息。

  消息称,三只松鼠近日面向经销商发布通知称,自11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调整供货价格。对此,北京商报记者于10月29日致电三只松鼠董秘办公室,被相关工作人员告知“此消息属实”。

  采访中,多位三只松鼠经销商均表示已经收到相关调价通知。

  一位河南省的三只松鼠经销商明确表示收到调价通知,但整体价格调整幅度不大。另一位重庆的三只松鼠礼盒授权代理商则给出更为明确的信息,“三只松鼠坚果全系列产品均涉及涨价,涨幅在1—3元区间内”。同样,郑州的一位三只松鼠经销商称,“目前坚果全系列产品都进行小幅度涨价,整体产品大概上涨几元左右”。

  关于此次三只松鼠对产品进行调价,经销商有着自己的判断。“物流价格、人力成本、原料价格都在随时发生变化,理论上产品的价格是随着这些变动来调整的,我们也不会特意去和往年的价格对比。”一位三只松鼠全国总代理商表示。

  在江瀚看来,产品价格上调本质是成本转嫁策略。面对原材料与运营成本持续攀升,提价是维持毛利的必要手段。此举也反映出三只松鼠品牌具备一定的定价权,消费者对“国民坚果”品牌的认可度支撑了价格韧性。但提价也需警惕市场反应,尤其在竞品林立、消费趋理性的背景下,若产品创新不足,单纯依赖提价恐削弱性价比优势,将影响长期市场份额。

  根据上半年财报,受成本上涨影响,三只松鼠上半年坚果产品营收微降1.03%,毛利率同比下降2.64%。

  多路求解

  除坚果外,三只松鼠正不断推行深化“全品类、全渠道”战略布局。截至目前,三只松鼠已构建起涵盖婴童零食、饮料、方便速食、预制菜等的产品体系,其中,市场声量最大的婴童零食品牌小鹿蓝蓝,今年上半年营收4.37亿元,占其总营收的7.97%。供应链方面,今年7月,三只松鼠华南区域总部项目正式落户广东佛山,加上已落地的东区、北区、西南区基地,已形成四大供应链网络。

  业界认为,三只松鼠无论是应对短期成本压力,还是推进长期的全品类战略,都需要充沛的资金支持。

  为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今年4月,三只松鼠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并在9月30日获得证监会赴港IPO备案。招股书显示,三只松鼠计划发售8150万股,募集资金拟用于加强供应链、销售网络及品牌建设,拓展产品组合,以及进行行业价值链中的战略联盟和收购。若进展顺利,三只松鼠将成为首家实现“A+H”双上市的零食品牌。

  江瀚认为,推进“A+H”上市有助于三只松鼠拓展融资渠道,缓解现金流压力,增强资本实力以支持渠道下沉与国际化布局。且港股市场对盈利要求相对宽松,适合其当前“增收不增利”阶段融资。同时江瀚也提到,三只松鼠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利润下滑与负现金流可能影响估值,投资者对可持续盈利能力存疑。”江瀚说道。

  就业绩变动原因等更多详细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三只松鼠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