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若晔 视频报道
【项目名片】泸天化绿色循环发展项目
【项目概况】总投资81.7亿元,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化厂房、智能制造车间、仓储车间、50万吨新型高效肥料稀硝酸、高塔复合肥等装置及公用工程设施、配套设施。
【项目进展】1—8月,年度投资完成8.9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89.8%。目前,正在开展砌体工程作业;数智新材料项目已基本完成场平施工等。
10月27日,泸州泸天化化工园区,工人正在为泸天化绿色循环发展配套道路的第二次水稳层施工做准备。“路基施工基本完成,计划春节前通车。”项目常务副经理白伟指着眼前这条宽度为24米的园区内部配套道路,道路的尽头连接国道,“以后这条路肯定会很繁忙。”
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开展的是6个绿色循环发展产业项目,涉及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都正在加快建设步伐。
这片今年2月才获批的省级化工园区,虽“年纪”未满一岁,却已寄予厚望——2027年实现产值300亿元。6个产业项目将为年轻的园区带来什么?
新火炬氘代产业园一期厂房主体完工,年底将投产。新园区,新赛道
一期厂房主体刚完工,李传真就“扎”进新火炬氘代产业园项目,作为四川新火炬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人员,她最近忙着和同事一起调试设备,为年底投产做准备。
“新火炬氘代产业园项目分三期,一期于今年2月开工,主要建设氘代甲醇等4条氘代特种气体生产线。”四川新火炬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徐茂介绍,氘是氢的同位素,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信息、科学研究等领域。
新火炬氘代产业园内,一栋研发中心很显眼,最近实验室设备正陆续进场。“我们将组建氘代产品研发实验攻关组,盯着氘代试剂、氘代柔性显示材料以及氘代生物医药中间体等高科技、高附加值创新项目干。”徐茂说,要靠科技创新把“氘代产业”这块蛋糕做大。
新火炬氘代产业园项目研发中心。让人惊喜的是,项目还没完工,订单就已经“找上门”了。
“企业具有一定‘氘源’优势,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独一份的氘代产业园区,初步构建起氘代产业集群。”四川泸州纳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加快项目落地,帮助抢占市场先机,园区采取“专班化推进+压茬式建设”工作方法,推动涉及项目审批部门主动靠前,实行每周调度、通报,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氘代产品。依托传统天然气化工基础优势,园区正加快推进天然气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和转型发展,构建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以及新材料三条主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链绿色循环化工园区”。
“新建项目,个个都带着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的标签。”四川泸州纳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摊开一张园区规划图说,“目前园区汇聚了泸天化等化工类企业12家,涵盖合成氨等各类化工产品32个。通过对现有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新建项目将推动园区产业结构从基础化学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成长型产业转变。
泸天化绿色循环发展项目建设现场。新园区,高标准
已经开工近半年,为何地面才开始主体建筑施工?在园区10万吨/年绿色精细化学品项目现场,看着眼前刚起头的建筑雏形,记者发出疑问。
“前几个月没闲着,在忙着做藏在地下的工程。”项目技术总监张泽迁指了指脚下,地下埋着最深到16米的箱涵,就像家里的“下水道”,是园区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还在同步推进场平、厂房仓库前期筹备,高标准搭建安全、环保、应急体系。
在项目部,两块展板格外醒目。一块是“进度表”,清晰记录着项目重要节点的计划时间和实际进展,最终目标直指2027年初完成建设;另一块是“效果图”,上面描绘着厂房林立的场景,标注着“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油脂绿色产业目标。
项目建设现场。“项目依托泸天化公司现有油脂化工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全面聚焦油脂精细化工产业的研发、生产与运营。”四川泸天化油脂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金介绍,项目建成后,可生产二十个种类、六十多个产品规格,产品多元且高附加值广泛应用于石油、塑料、橡胶等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新建的6个绿色循环发展产业项目中,有一个是泸天化科技创新孵化平台项目,计划明年5月完工。
“以高标准建设的新园区,正通过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提升公共配套服务水平,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四川泸州纳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孵化平台将为园区企业科研开发用,主要建设由试验车间、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和环保工程组成的中试基地,计划以高性能精细化学品及其配套的润滑油技术开发为首个研发项目,逐步开展相关研发。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