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书记市长论坛丨朱健:衡阳强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历史担当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时间:2025年10月29日 08:3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访湖南省衡阳市市长朱健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程小旭

衡阳是中央确定的国家区域重点城市,湖南省委、省政府确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全省第二人口大市。衡阳工业基础雄厚,资源要素齐备;历史文化厚重,船山文化、南岳文化、书院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和抗战文化交相辉映。

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在长沙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十四五”以来,衡阳市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大力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强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担当,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力争做到“打基础、利长远”,努力建设具有衡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稳五进三布二”的现代化产业格局日渐清晰。

0

1

扛起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担当

中国经济时报: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衡阳自“十四五”以来取得了哪些发展成就?如何体现历史担当?

朱健:如何扛起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历史担当?这是我们思考最多,也是我们努力最多、奋斗最多的命题。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担当作为,衡阳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省作支撑。“十四五”以来,衡阳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20年的3508.5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491.7亿元,年均增速达6%,经济增速居全省第2位,体现了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自觉和担当。同时,衡阳积极培塑多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去年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也是全省第五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衡阳盐卤化工产业集群和铜铅锌材料产业集群分别于去年、今年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我们还同步培育了智能视听产品和钢管深加工产业等8个省级先进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衡阳连续四年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全国数字百强城市,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在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过程中,衡阳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军。衡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从“十三五”末的1.81优化至今年上半年的1.61,稳居全省第一,这也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观测指标。

二是社会治理为全省贡献经验。三年疫情防控,是对社会治理的一次集中检验。作为全省人口第二多的城市,衡阳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给全体市民带来了安全感,也塑造了城市治理的新形象。衡南“屋场恳谈会”、耒阳“湾村明白人”、衡阳“义警”等基层治理品牌在全国、全省被推介。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衡阳高质量、高水平举办了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围绕办会兴城惠民,衡阳注重文旅+科技融合,注重闲置资产盘活,注重以市场化机制推动项目建设,酃湖公园以崭新面貌向市民开放,南岳里、东洲岛等一批文旅项目持续火热。“周末不忙、来趟衡阳”唱响省内外,衡阳旅发大会办会的经验成为示范。

三是安全稳定为全省守住一域。衡阳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得益彰、良性互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债务化解、污染防治、信访维稳、防汛抗旱、扫黑除恶、禁毒斗争、反电诈、舆情稳控及未成年人保护等“十条底线”。“十四五”以来,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五年“双下降”;城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以上,衡阳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岸更绿了。

此外,五年来衡阳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培育百(千)亿企业、争取各类国省平台、加强制度建设、厚植文化生态等多项有力举措,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努力做到“打基础、利长远”。

02

建设具有衡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经济时报:衡阳工业基础雄厚,是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在现代化产业布局方面呈现哪些特点?

朱健: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除了要抓好“十四五”收官,还要为“十五五”积极谋篇布局。在全省加快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背景下,如何建设具有衡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命题。

经过努力,近些年,衡阳“稳五进三布二”的现代化产业格局日渐清晰,具有衡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构建。

“稳五”是指稳定五大优势产业,即输变电装备、盐卤化工、钢管及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核技术应用。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龙头企业特变电工稳居行业翘楚,金杯电工、恒飞电缆在业内举足轻重。盐卤化工是衡阳百亿项目最多的板块,总投资101.8亿元的“衡东绿色盐碱产业基地”、投资约80亿元的“爱洁科技小苏打”等大项目都在这个领域。钢管及有色金属是衡阳百亿企业集聚的领域,除了百亿企业衡钢、五矿铜业外,有望冲击百亿企业的高诺铜业、株冶有色、水口山有色都在这一领域。衡阳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依托富士康发展消费电子,依靠比亚迪发展汽车电子,扶持发展医疗电子。核技术应用是衡阳的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一集团一校一园”优势,不断扩充产业规模。

“进三”是指进军三大新兴产业,即智能衡器计量、资源循环利用、数字经济。其中,智能衡器计量被列为全省第13条重点产业链,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湖南省合作共建,今年全市智能衡器计量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是国家高度关注的产业,全省15个化工园区衡阳有4个,为这一产业提供了独特支撑。数字经济主要得益于衡阳建设的“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沿线25公里建有近20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楼宇,规划布局了20个专业园区,目前已集聚4862家企业,在省内是重要的数字经济集聚区。

“布二”是指布局两大未来产业,其一是培育人形机器人,其二是布局商业载人航天产业。衡阳人形机器人产业是全省的重要生力军,润泽科技已在衡阳建设14万平方米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园,产业正逐步集聚;衡阳上市企业美湖股份人形机器人核心组件已为腾讯、蚂蚁机器人供货。在商业载人航天方面,推动北京穿越者载人航天科技公司在衡阳落子布局。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