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钟淑婷 通讯员 郑善昌
本报讯 昨天,“恋地:百年非遗看秀洲”摄影展嘉兴大学巡展在该校图书馆拉开帷幕。恰逢嘉兴大学111周年校庆,这场以百种非遗、百名传承人、百幅作品为核心的展览,既呼应“百年嘉大”的深厚底蕴,更以光影为笔,向师生们展现秀洲非遗的独特魅力,让江南水乡文化的美学肌理在镜头间流转。
此次巡展不仅是一次非遗成果的集中亮相,更是高校与地方传统文化同频共振的实践。通过“非遗赋能、高校创新”的传承发展新路径,让传统非遗在青春校园焕发时代光彩。开展仪式上,嘉兴大学特别聘请秀洲区非遗传承人代表担任“非遗特聘专家”,将传承人请进校园,通过授课交流、互动体验等形式,引导师生更好地传承保护非遗。
近年来,秀洲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理念,通过建强非遗传承基地、拓宽传播渠道、创新“非遗+”发展模式,持续为传统非遗注入时代活力。赴浙江省非遗馆举办“到非遗馆过传统节·端午节——‘丝画食艺’秀洲非遗精品展”;以新塍非遗美食为主角的首部文旅短剧《美好不过食光》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推荐剧目;五芳斋粽韵糯香茶空间成功入选省级非遗茶空间,五芳斋非遗美学馆获评第一批省级非遗美学生活馆;成功打造以“五芳斋粽子”“雅莹服饰”“公泰和糕点”等为代表的非遗工坊,让非遗走出展馆,走进生活。
作为非遗进校园的年轻化创新尝试,此次巡展为古老非遗注入澎湃的青春能量。它让非遗以更鲜活的姿态连接当下与未来,在与青年群体的碰撞中“潮”起来、“火”起来,为非遗传承发展写下生动的校地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