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70% ST未名核心子公司停产阴霾持续笼罩

时间:2025年10月28日 23:1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魏官红    

  10月28日晚间,ST未名(维权)(即未名医药,002581.SZ,股价7.43元,市值49.02亿元)发布了其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了35.94%的同比增长,达到1.41亿元,但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2.62%至2.12亿元。

  更为严峻的是,ST未名盈利能力持续恶化,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6881.0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更是达8504.56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ST未名核心子公司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未名”)自今年4月起被监管部门要求暂停生产和销售。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ST未名干扰素产品的销售,也导致公司股票自7月8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70%

  根据ST未名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第三季度,ST未名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94%。然而,营收增长并未带来盈利改善。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50.81万元,同比下滑103.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额达到1785.31万元。

  若将时间线拉长至今年前三季度,ST未名的经营困境则更为凸显。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下降32.62%。归母净利润亏损达6881.07万元,相较于去年同期1462.63万元的盈利,归母净利润下降570.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8504.56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613.23%。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043元,同比下降569.82%。今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0亿元,去年同期为-4830.52万元,显示公司经营活动“失血”严重。

  ST未名当前面临的经营困境,其核心原因在于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的停产风波。

  根据公司此前公告,天津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天津未名进行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后,认定其相关药品生产行为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要求。为控制药品质量安全风险和隐患,依据相关法规,监管部门决定对天津未名采取暂停生产、销售的风险控制措施。

  天津未名主要从事人干扰素药品的生产与销售,是ST未名的重要子公司。其2024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占公司同期总营收的60.09%。

  子公司停产“后遗症”,ST未名经营承压

  天津未名的停产,不仅直接导致公司营业收入锐减,还使得天津未名的“人干扰素a2b喷雾剂”被取消了省际联盟采购中选资格。

  由于天津未名预计在三个月内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8日开市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未名”。

  主营业务遭遇重挫,ST未名在报告期内也采取了一系列动作。其中一项重要进展是解决了全资子公司厦门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未名”)的历史遗留股权问题。

  针对此前杭州强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强新”)入股厦门未名的事项,ST未名曾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在一审刑事判决中获得支持。为了保障公司的利益,尽快收回杭州强新持有厦门未名的34%股权,双方协商签署和解协议,杭州强新将厦门未名34%股权无偿转让给公司,并签订《股权转让协议》。2025年7月22日,公司已办理完成了厦门未名相关工商变更登记与备案手续,厦门未名在工商登记的股权关系100%属于公司。

  记者注意到,ST未名也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2025年6月,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大未名(上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向四川固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固康药业”)增资4500万元,取得了固康药业51%的股权,固康药业成为公司控股孙公司并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为支持固康药业发展,公司董事会还批准向其提供不超过5500万元的财务资助。

  总体来看,ST未名目前仍处于核心业务停摆、经营业绩承压的困境中。天津未名何时能恢复生产尚存不确定性,这或许将持续对公司未来的营收和盈利能力构成重大挑战。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