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鲍庆胜
10月21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区丰田镇哈拉满罕村博丰农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一台籽粒收割机正开足马力作业。机器驶过,玉米秆被迅速吞入,金黄的籽粒如流水般倾泻进仓储箱,实现了从田间直接脱粒到送收购企业,一步到位。
“瞧这玉米,籽粒饱满,品质上乘!”站在千亩大田边,博丰农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荣难掩喜悦,“我们种植的6000多亩玉米,亩产达1187公斤,比去年增产50公斤,又是一个丰收年。”
博丰农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投入200万元建设千亩“智慧农业”项目,打造“高标准农田+社会化服务作业”模式,结合“党组织领办+农户”定产托管模式,整合土地、统一生产、灵活结算,实行耕、种、防、收全流程机械化作业,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达成村、社、户“三赢”。
“我们采用密植精准调控技术,通过北斗导航播种、无人机植保、籽粒直收等智慧农业模式,既提高效率,又保障质量。”林荣说,籽粒直收技术与传统方式相比,减少了摘棒、运输、晾晒、脱粒等多道环节,有效避免了霉变、遗撒和破碎等问题,可将粮食损失率降低约2%,同时每亩节约成本60元以上。
据了解,今年通辽的玉米种植面积超2000万亩,其中,约40万亩应用了籽粒直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