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无卡手机迎来“初级阶段”

时间:2025年10月27日 06:2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手机市场或将进入无卡时代。近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同步获得工信部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业务覆盖31个省(区、市),为无卡手机奠定基础。

首款已上市,或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于10月22日起上市发售的苹果iPhone Air,作为支持eSIM技术的无卡(无实体SIM卡槽)手机,一经推出,便引起消费者好奇关注。

    当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海淀区联想桥附近的苏宁易购手机专卖柜台,看到已有消费者兴致勃勃地向导购人员询问这款手机的性能,导购人员熟练地演示如何通过手机操作,快速将旧手机号“写”入iPhone Air的虚拟卡,并将旧卡中存储的大量信息也一并转入,整个流程十分顺畅。

    导购人员表示,购买传统手机,单是安装SIM卡就要排队、填表、找卡针、小心翼翼插拔,而购买无卡手机,这些烦琐流程就被省略了,而且,依靠eSIM技术,用户便捷性和信息安全保障也能提升。一些现场购买者在使用后表示,通信质量不错,上网体验不亚于有卡手机。

    记者采访了解到,早在9月24日在德国慕尼黑全球发布的小米15T系列,就是安卓阵营首款支持eSIM技术的无卡手机。而即将发布的华为Mate80系列,以及OPPO、vivo、荣耀等品牌的最新机型,也已进行eSIM功能内部测试,支持无卡技术。业内认为,华为、OPPO的eSIM旗舰机型将与iPhoneAir形成竞争,推动5000元以上价位段渗透率提升。

    云南联通专家表示,eSIM业务预计将在2026年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全面普及仍需3至5年时间,未来,将会有更多无卡手机上市,eSIM技术将加速普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旗下专业数据与分析平台GSMA Intelligence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数将达到10亿台;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大幅增长至69亿台,届时eSIM将占据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6%。

eSIM技术商用,服务模式迎来变革

    “eSIM技术商用,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从‘有卡时代’向‘无卡时代’关键转型,这不仅是技术进步,更是服务模式变革。”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张艳梅表示,中国eSIM商用起步较晚,但凭借庞大用户基础和完整产业链,有望在短时间内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球eSIM应用的领先市场。

    eSIM被称为嵌入式SIM卡,由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制定的新一代SIM卡标准,将传统SIM卡功能电子化并直接集成到设备芯片中,无须物理卡槽,用户可通过远程配置实现运营商切换和管理。与传统物理SIM卡相比,eSIM无物理形态,而是直接嵌入设备芯片,无需插拔;通过空中下载技术远程激活和切换运营商;采用加密芯片和区块链身份验证,核心数据存储在专用安全芯片,以确保信息安全。

    “eSIM肯定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中国联通市场部副总经理尹少春对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表示,从第一张SIM卡诞生到今天eSIM全面商用,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从物理到虚拟、从固定到灵活、从单一到多元的变革。这意味着,eSIM手机业务全面商用,是通信技术一次突破,甚至是数字社会发展的里程碑。

    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丰伟指出,中国市场每年手机销量达3亿台,eSIM手机一旦热销,将带动整个产业链对eSIM加大投入,从而进一步拉动包括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eSIM终端的热销。同时,“手机+手表+平板”的多设备协同场景成为主流,运营商可通过套餐捆绑增强用户黏性。

    “eSIM全面推广将极大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5G-A、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提供更加灵活的连接基础。”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工信部给三大运营商发放的只是商用试验牌照,属于正式运营前的阶段性许可,试点周期及后续转正细则待工信部进一步明确。所以,目前国内手机eSIM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暂时不会在大量机型上落地。

>>延伸阅读

    什么是eSIM?

    eSIM手机业务是一种将实体SIM卡功能集成到手机内置芯片中的技术。消费者购买具备eSIM功能的手机后,无需插入实体SIM卡,便可将电话号码通过空中下载的方式写入手机内置eSIM芯片。eSIM手机与传统手机业务功能一致,可以使用语音通信、数据上网、短信收发等通信服务。

    eSIM手机业务试商用启动,将给日常通信带来哪些新变化?

    智能终端升级。随着技术升级迭代,手机SIM卡尺寸一直在缩小。eSIM技术可以进一步缩小SIM卡槽在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里的占用空间,手机设计将更加轻薄。而且eSIM芯片将直接焊接在主板上,让手机在防尘、防水、抗震动等方面的能力变得更强。

    使用更加便利。下一步,用户有望在无需实体卡的情况下进行开卡、换号等操作,显著简化业务办理流程;用户未来无需担心SIM卡遗失等问题带来的不便,也不需要到处找卡针;对于跨国出行较多的人,也不需要频繁换卡……

    eSIM落地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便利,更带来全产业链的升级契机。

    eSIM手机业务试商用的启动,将带动产业链对eSIM加大投入,有望进一步拉动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终端、车载网联设备等eSIM终端的更新。

    未来,凭借远程写卡、使用灵活等特点,eSIM技术将加速延伸至车联网、智慧城市、消费电子等各类智能场景,为各行各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注入动力,也为万物互联发展开拓更多可能。

    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和推动eSIM相关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升级。

    中国联通2018年在国内推出eSIM可穿戴业务,目前已累计适配终端75款,服务用户数百万;中国移动将开展eSIM芯片与操作系统的国产化技术攻关;中国电信将着力推动eSIM业务发展,为用户带来“免插卡激活、跨设备无缝协同、全球无缝漫游”的便捷体验。

    从实体SIM卡手机普及到eSIM手机业务试商用启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每一步,带来群众消费体验和获得感的提升。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