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破瓶颈,补空白!5个故事背后的四川博士后创新活力

时间:2025年10月26日 21:41

从汽车尾气净化到油气勘探,从大飞机构件制造到锂电材料研发,再到高原隧道建设,在四川这片创新沃土上,一大批博士后科研人才扎根产业一线,围绕关键技术瓶颈持续攻关,创新活力不断涌现……

四川代表团展区四川代表团展区

10月26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福建省泉州市开幕。大赛期间,同步组织揭榜领题、成果转化、创业服务、人才招聘和创新创业主题交流等活动。在四川代表团展区,王云、邓浩等5名80后、90后博士后用一项项硬核科研成果打破技术垄断、填补行业空白的典型故事,生动展现了四川博士后群体的创新活力与责任担当。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王云,带领团队聚焦汽车尾气净化这一环保关键领域开展攻关,不仅突破了天然气汽车尾气净化功能材料制备技术瓶颈,打破国外技术和价格垄断,还带动实现经济效益42亿元,为我国环保产业升级贡献了积极力量。如今,39岁的王云已成长为企业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创新。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博士后罗冰的科研追求,其科研成果助推中国深层油气勘探理论认识进步和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大发展。他也成为中国首个万亿方级海相碳酸盐岩特大型气田—安岳气田的主要发现者之一,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筑起“四川屏障”。

1993年出生的邓浩,是四川博士后群体中的“青年先锋”。2022年,他在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启研究,瞄准国产大飞机关键构件制造的“卡脖子”难题。目前,他研发的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大型运输机、先进发动机等高端装备,成果转化超3亿元,为我国航空制造产业自主可控贡献了青年力量。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向伟,以锂电正极材料研发为突破口,助力四川新能源产业发展。2021年至2024年,他在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站期间,助力企业开发产品4个、量产2个,相关产品累计出货超万吨、实现产值亿元级,为四川锂电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杨枫,把科研战场设在川西高原。他针对高寒高海拔复杂地质条件,开展公路隧道建设技术研究,建立煤系地层与非煤地层瓦斯运移富集规律,相关参数纳入行业规范,保障了瓦斯隧道安全建设;提出高海拔隧道通风供氧、防冻保温、灾害防控等原创成果,形成高海拔隧道建设核心技术,助力雀儿山隧道等超级工程建设,获得我国首个公路行业国际ITA年度工程奖。

作为全国首批博士后工作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四川现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4个、工作站145个、创新实践基地216个,实现全省重点学科、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全覆盖,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成就梦想的广阔舞台。

(视频素材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提供)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