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航空报)
何花
1979年,改革开放春潮初涌。而在陕西阎良,一家肩负共和国航空梦想的企业,在改革的浪潮中乘势而上,悄然推开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从“来图来料”的初级合作,到与全球航空业巨头结为“风险共担”的战略合作伙伴,中航西飞完成了从技术跟随者到创新引领者的跨越,让世界享受中国制造,也为中国航空工业国际化发展写下生动的注脚。
破冰之举中国航空工业走向世界的第一扇门
1980年9月,中航西飞与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签订了为CL215森林灭火机加工7个部组件的合同。虽只是“来图来料加工”的初级合作模式,却蕴含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国际标准、国际质量体系与契约精神。在此次合作中,中航西飞干部职工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产品交付,也赢得了国际市场的信任。
如果说与庞巴迪的合作是“破冰”,那么1984年4月与波音公司签署的100架波音737-300垂尾转包合同,真正标志着中航西飞国际转包业务“扬帆远航”,对于彼时的中国航空工业而言意义深远。
作为飞机关键大部件,赢得垂尾的制造资质,意味着中航西飞的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与适航认证能力,首次获得世界航空最高标准的认可。同时,合同中明确规定所有原材料由中航西飞自主采购,推动中航西飞从单纯的“加工车间”,正式跃升为具备供应链管理能力的“零部件制造商”。
从1980年与波音签署首份协作生产合同,到1984年签订波音737-300垂直尾翼合同并实现大型飞机部件的批量生产,再到2005年签订1500架波音737NG垂尾合同,单架产值突破百万美元,中航西飞在波音项目上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从追随到并行深度融入国际航空产业链核心圈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航西飞的国际合作之路愈发宽广,合作模式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中航西飞经历了零件级、部件级、系统级、产品级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机翼等大部件集成制造的特色能力。
1999年,中航西飞与空客开启A320机翼相关工作包的合作,逐步实现从机翼小组件、机翼翼盒制造到机翼总装的探索。2009年,在中英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航西飞与空客签署A320系列飞机机翼总装项目合作协议,成为空客在欧洲以外地区的唯一机翼总装供应商,标志着中航西飞正式进入航空制造产业链的“核心圈”。
10年后的2019年9月,在中德两国总理见证下,中航西飞又签署了A320机身系统安装项目合作协议。从机翼到机身,中航西飞承担的制造份额越来越重,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与客户的关系也从“甲乙方”变成了“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
与此同时,与波音的合作也在深化。2007年,中航西飞承接了产品尺寸大、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的波音747-8内襟翼项目。2015年,中航西飞研制的首架737MAX飞机垂尾交付,展示了其快速适应产品更新换代的能力。到2022年第5000架737垂尾交付完毕,生产线完美过渡至737MAX构型,中航西飞以极高的效率和可靠性,展现出成熟的制造体系管控水平,也为与波音长期稳定的合作,筑牢了“量产能力+技术适配”的双重支撑。
自主创新从国际标准的执行者到创新者
中航西飞的国际转包之路,不仅是技术能力的提升,更是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过程。
在技术创新方面,依托现有自动化装配设备与丰富经验,公司聚焦多机型关键工艺深耕技术创新:针对波音737MAX内襟翼创新防差错验证方案,替代传统方式实现自动制孔效率提升;攻克ATR飞机机身壁板难题,通过逆向扫描建模补全数模,完成公司首个模拟量数据依据的自动钻铆应用;依托创新基金研发波音737垂尾前梁“一键式”制孔与内襟翼梁类便携式制孔技术;在空客A320翼盒项目中自主研发专用刀具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制孔锪窝“一刀过”;将AR/激光投影技术应用于多机型装配检验,全面推进航空制造数字化,以技术创新赋能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管理创新方面,中航西飞研发“质量墙”结构化质量管理工具,作为供应商与顾客间的“无形质量问题隔离墙”,其构建了质量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优先级排序、原因纠正、动态监控五大模型准则,通过“10步法”串联形成闭环管理,目前已纳入公司运营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知识固化。自2024年项目启动后,“质量墙”先后在公司国际转包项目、民机转包项目中得以实践应用,成效显著,顾客满意度显著提升。
中航西飞在国际转包项目中实现的技术与管理创新,不仅为国际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产品,同时也为C919、AG600等国产民用航空产品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际认可从接轨国际到引领标准
凭借稳定、优质、准时、批量的交付,中航西飞已成为世界级飞机制造商的大部件和飞机重要承力件的主要供应商,赢得了国际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
连续5次荣获波音公司“银牌供应商奖”,凭借“零缺陷”“零延误交付”获得波音公司供应商最高荣誉“双蓝认证”。
先后获得空客公司“最佳改进奖”“最佳表现奖”“制造贡献奖”“工业卓越奖”与“上速率冠军”提名奖,荣获空客卓越航空铜牌殊荣,成为全球首批、亚太首家获此殊荣的供应商。
无数来自国际顶尖航空制造企业的认可与荣誉,一次次向世界宣告着中航西飞的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与国际先进航空制造厂商的同台竞技,也一次次让世界见证中国航空工业飞速发展的强劲实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航空人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2月,空客A320机翼第三条生产线落成并实现首架交付。这条融入数字化设计与精益管理理念的新产线,是中航西飞发展经验的结晶,更是面向未来的新起点。
2025年7月,空客A321机型首次在华进行机身系统装配,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也彰显了中航西飞在国际航空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中航西飞与空客的合作已实现了从机翼小组件、机翼翼盒到机翼总装,再到天津公司“门对门”交付的跨越,形成了完整的机翼制造中心,为打造世界级先进机翼制造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航西飞国际转包业务的发展历程,既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微观缩影,也是中国航空工业拼搏奋进、创新突破的生动实践。中航西飞用前行的脚步证明:只有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创新、自立自强。
面向未来,中航西飞将以自主创新的底气参与全球竞争,以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贡献“西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