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铁路冷链新模式落地山西,鲜玉米远销3000公里

时间:2025年10月13日 08:40

(来源:黄河新闻网)

转自:黄河新闻网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记者从国铁太原局获悉,10月12日,一列编有8节铁路冷藏集装箱、装载232吨新鲜玉米粒的列车从山西大同平旺火车站驶往近3000公里外的南宁南站,标志着山西省开启铁路冷链集装箱运输新模式,为农特产品等鲜活物资的运输提供了物流新方案。

据了解,这次需要发运的玉米粒共计约500吨,均为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西部刚收获的新鲜玉米,是生产玉米火腿肠的重要原材料,对运输的时效性和保鲜度要求极高。为满足客户运输需求,国铁太原局大同铁路物流中心与中铁特货公司北京分公司精心制定运输方案,在山西首次投用了无人值乘40英尺冷藏集装箱车组,保证货物全程保鲜。

中铁特货北京分公司太原经营部主任业务员李照坤介绍称:“对于首批发运的冷链货物,我们采取了‘8+1’方式运输,也就是8只40英尺冷藏集装箱加1只发电箱的模式。这种冷藏箱自重小、载重大,降温速度快,能在零下30℃至零上30℃间精准控温,完全满足这批货物需要零下18℃运输的要求,还能远程监控和控制,保证货物安全,适合国内、国际的大批量、长距离冷鲜货物运输。”

为保证冷链集装箱运输的时效,国铁太原局平旺站及时准确掌握冷链车的装车和编组情况,强化现场冷链车取送组织、作业盯控。平旺站调车长张鑫说:“我们采取优先编组、优先取送、优先发车的作业模式,确保冷链集装箱运输快速畅通。”

铁路冷链集装箱运输具有全天候、受路况影响小、单位运量大、时效稳定、综合物流成本低等优势,对促进“公转铁”、推动“散改集”具有显著作用,能进一步提升鲜活物资的生产销售竞争力。据大同铁路物流中心大同营业部副主任马军介绍,这次运输的玉米是制作玉米火腿肠的重要食材,采用冷链集装箱运输能够全面满足货物运距长、时间紧、对保鲜度、口感度需求高的要求,也为今后更多的农特产品打开远销市场提供了新的运输支撑。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