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合肥在线
文|合肥在线 吴奇



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片区(二期)庐阳未来创谷
今年国庆假期,一大批建设者坚守在合肥大建设一线,重质量、抢进度、保节点。多个省市级重点工程项目马不停蹄推进,掀起施工热潮,迎来重要进展。
高品质教育配套,紫云湖畔添一流未来学院
安徽大学未来学院(新校区)位于肥西县紫云湖西侧,占地面积约1100亩。项目完工后,致力于建设成为“培养未来创新领军人才,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创新型学院。
整个项目分为多个组团分批实施,目前在建的为组团一、组团三,包含5栋宿舍楼、1栋公共教学楼,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是省市重点工程。现阶段,项目的宿舍楼基础结构施工已全部完成,教学楼桩基工程正有条不紊进行。
“国庆假期,所有管理人员及300多名建筑工人坚守在施工一线,抢工期赶进度,力争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确保2027年能够顺利交付使用。”安徽建工三建集团项目技术总工李恒杰介绍。
安徽大学未来学院项目是安徽省重点规划建设的现代化高品质教育配套工程,对完善学校办学设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安徽大学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空间布局与育人环境,对支撑学校学科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打造科创新高地,大科学城片区“未来创谷”将封顶
在庐阳区三十岗乡,庐阳未来创谷项目的施工推进忙碌而有序,54岁的钢筋工卫清明正和工友进行顶板绑扎。
“国庆正好赶上工程进入关键阶段,大家都卯足了劲,要把手上的活干好。”卫清明表示。
作为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片区(二期)的核心项目,庐阳未来创谷也是庐阳区“七园一港”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共包含10栋单体建筑,分为ABCD四个地块同步建设。按照“三就地”(就地研发、就地转化、就地应用)要求,积极谋划科技孵化与产业聚集区,打造高能级成果转化平台。
项目将紧密联系未来大科学城,承接大科学装置外溢需求,带动就业及经济发展,形成“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科创生态。
目前,工程整体建设进展顺利,B地块正全面进入装饰装修阶段,ACD地块自2025年5月开工以来,也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今年国庆,700余名建设者全员在岗,加速推动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能按期优质交付。”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片区(二期)庐阳未来创谷项目负责人李义勋表示,通过科学调配人力、机械设备与建筑材料等资源,实现各施工环节紧密衔接、高效推进,计划 11 月底实现全部封顶。
等建成后,项目将打造集总部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高能级科创综合体,助力实现“沿途下蛋”机制,促进创新成果就地转化,为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的新高地提供有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