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新兴际华作为阅兵服装、配套装备生产的主要承制企业,承接生产保障任务近百余品类的服装、鞋靴和配套装备,共计98951件/套。
面对品类多、工期紧、标准高的挑战,际华股份所属企业践行“保军首责”,发扬“特别讲政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需精神,奋战50余天便高质量完成量体、定制、生产、交付。

新兴际华集团党委高度重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群在党委常委会、班子碰头会、专项任务周报上多次作出指示,提出具体要求,并赴阅兵村看望慰问服务保障人员。际华股份构建“党委统筹、部门联动、全员协同”的工作机制,成立了阅兵任务生产组织领导组,始终将技术研发作为核心竞争力。际华股份所属际华3502、际华3514、际华3515、际华3521、际华3522、际华3534、际华3543公司承接生产保障任务,10家企业还选派业务精湛的40名职工全程进驻阅兵村,全维度、系统化完成被装维修服务保障任务。
新兴际华集团曾先后圆满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70周年阅兵、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等重大生产保障任务,技术团队立足历次阅兵服帽生产的丰富经验,结合军方最新标准锐意创新:从材料筹措的严格筛选,到样板打制的精准校准,再到标准规范的迭代修订,每一个环节都力求“臻于至善”。样品组以 “细节铸就卓越”为准则,反复打磨,以精湛技艺赢得部队领导高度认可。

为确保技术标准落地见效,技术人员严格开展多轮技术文件与样板核对,细致做好技术交底,对工艺疑点、标准偏差第一时间沟通解决;针对新工艺反复试验论证,制定专项标准;面对工艺变动,迅速联动实验室开展前期研制、报样,同步协调模板室制作模板,确保“试制成功即能批量生产”。此次任务中,际华股份配齐顶尖工艺、优秀班组、一流技术人员与先进设备,技术团队紧密跟踪生产全流程,将“精心、精细、精准”贯穿每一道工序,为产品品质筑牢技术防线。
量体是服装合体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决定生产成败。际华股份选派首席及资深量体师,于6月5日奔赴北京阅兵村。12个日夜连续作战,每晚从傍晚到深夜12点,量体人员都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专注录入、归档、核号、汇总当天数据,以“当日事当日毕”的效率保障数据准确完整。

从测量到生产,际华股份始终秉持“一盘棋”思想,以部门协同、全员奋战破解“工期紧、任务重”难题,确保生产交付高效推进。
为避免线上流通,生产企业采用纸质版生产计划下达模式,每份计划详细标注裁剪顺序、完成时间、供应进度、日产量等关键节点;每日完善统计台账,实时掌握一线进度,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定时召开现场协调会,召集相关部室与车间负责人参会,坚持“当日问题当日解决”;全面梳理班组问题,及时协调资源,压实管理责任。
全面梳理主辅材料清单,严格核实规格与技术标准;原材料到货后由技检专人送第三方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确保“每一米布料、每一粒纽扣、每一轴线”均达标;针对特殊材料,积极拓展新供应商,通过资质审核与小样检测严把质量关;物流环节制定多渠道预案,根据材料特性选择空运、专车直达、高铁直送等方式,实时跟踪物流动态,每日沟通协调,确保数百种主辅材料如期、足额、保质交付。

生产车间全员牢记“保军首责”,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马真”精神,将生产任务分解到班组、落实到个人。
“全厂动员、全员关注、全体参与”已成为阅兵保障生产现场的生动写照,职能部门、车间管辅、修机组辅助人员齐上一线,与基层员工并肩作战;全体员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时间、赶进度,战高温、斗酷暑,在流水线上默默坚守。有的人员主动递交请战书,支援生产一线;有的班组自愿立下军令状,坚决完成生产任务;有的职工带病坚持工作,主动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