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股网 > 股票新闻 > 正文

【企业治理】“十五五”视角下的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与中化国际实践 | ESG优秀实践案例

时间:2025年10月30日 17:31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来源:中节能皓信CECEPEC)

当下,中国正处于“双碳”目标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2026年将开启的“十五五”规划(即第十五个国家五年规划)被普遍认为是迈向高质量、低碳转型的关键一役。从中央到地方,绿色发展、科技创新、韧性增长、治理体系现代化等关键词,正在为新一轮结构性改革定调。

“十五五”规划的宏观定位

自“十五五”规划延续并深化了此前“十四五”提出的双碳战略和能源结构转型思路。总体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全国碳排放峰值,用十年时间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现代能源体系,并推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脱碳进程。政府层面将强化以行业细分路径图为基础的减排管理,系统制定碳达峰与碳中和两部路线图,并在碳市场、绿色信贷和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建立更为完备的激励与约束体系。与此同时,规划要求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制造,支持企业建立“零碳工厂”、“循环经济园区”,构建绿色供应链治理机制。

可以预见,“十五五”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将不再局限于节能减排,而是以经济结构高端化、能源利用清洁化和治理模式数字化的统一升级为目标。

化工行业“十五五”规划重心 

对于化工行业而言,“十五五”规划既意味着压力,更意味着机遇。化工行业是工业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其能耗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约五分之一。未来五年,行业的可持续竞争力不再在于产能规模,而在于能否实现绿色转型的系统化突破。政策导向将推动企业在三个层面发生深刻变革:

治理端:

通过ESG体系的标准化和透明化,推动企业在资本市场竞争中突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将从社会责任的“附属功能”,演进为市场竞争和风险管理的核心能力。

生产端:

通过清洁技术革新和过程工业优化,大幅降低能耗和污染。

体系端:

以数字化工具实现安全管理、能效控制和碳数据监测的精细化。

中化国际实践举措 

01: ESG体系治理端实践:

在这一趋势中,中化国际的实践无疑是标志性的案例。作为隶属于中国中化控股集团的化工新材料央企,中化国际自2005年起已连续发布21份可持续发展报告,系统展示了其在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的长期行动与制度创新。2024年,公司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以“绿色领航、价值创造”为主题,明确提出在“十五五”期间,以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战略韧性与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变量。报告显示,公司可持续产品产量较2018年增长61.2%,清洁技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3.3亿元,占全年总营收的29%。

在ESG治理结构方面,中化国际建立了以董事会为核心的三级管理架构,由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统筹战略方向,执行委员会负责跨部门协调,五大专业分委会在气候行动、循环经济、供应链责任、健康安全及社会责任等领域落实具体目标。

综合行动:

修订《可持续发展管理办法》及《评价准则》,进一步明确可持续发展执行委员会和五个专业分委会职责,完善重点领域管理要求

围绕产品可持续认证、业务相关ESG法规、ESG评级与信息披露、劳工人权、低碳发展、可持续供应链等主题组织开展系列培训,覆盖公司ESG 治理工作骨干人员和重点业务人员

统筹 11 款核心产品开展可持续认证,包括 ISO 14067 产品碳足迹认证、LCA 全生命周期评估等

完成新一轮EcoVadis评级,以71分的历史最好成绩获得银牌认证,在所有参评企业中位列前10%

可持续治理:

修订《诚信合规手册》,明确商业道德方面的定性和定量目标,并面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

编制《公平竞争指导方针手册》,为强化反不正当竞争管理、确保销售代表与竞争对手规范互动提供指引

面向总部和所有下属企业开展商业道德风险分析评估,覆盖反腐败、反不正当竞争、信息安全等领域,形成《商业道德风险评估表》

健康安全环保:

编制覆盖全部业务范围的《化学品安全管理政策》,明确化学品全流程管理目标及管理要求

对下属生产企业开展环境风险评估以及有毒排放物和废弃物现场审核,确保排放和废弃物管理合规

修订《顾客健康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制定发布《产品售后应急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客户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低碳发展:

完成 2024 年度 CDP 问卷填报,评级结果较上一年度表现提升

根据 IFRS S2 准则,编制发布《中化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报告》,成为中国化工行业首份由企业根据气候相关披露准则编制发布的气候行动专项报告

明确“双碳”时间表,即 2029 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达峰,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50 年实现碳中和

劳动人权:

修订《员工手册》,进一步规范招聘、雇佣、晋升、考核、离职等

员工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切实维护员工权益,持续营造开放、平等、多元、包容的用工环境

初步梳理公司运营所在地维生工资基本线,探索推进维生工资体系搭建

可持续供应链:

建立《范围三碳排放信息收集表》工具,面向供应商试点开展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的收集

系统推进供应商廉洁监管,通过日常监管、履约评价、采购管理检查等推动供应链透明化协作

在碳管理和气候行动方面,中化国际明确了“3060降碳路线图”,提出到2029年前实现自身运营碳达峰,2030年实现全业务体系碳达峰,并力争205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其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作为中国化工行业首份此类报告,系统披露了董事会层面的气候治理机制、风险机遇识别流程以及情景分析结果,实质性对接了IFRS S2信息披露标准。2024年公司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约29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间接排放206.7万吨,通过能效改造与能源结构优化,吨产品碳强度下降至1.25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吨产品。

02: 生产端技术革新实践:

绿色创新是中化国际面向“十五五”的第二大战略支点。公司持续加大清洁技术投入。2024年,中化国际清洁技术领域研发投入达3.9亿元,占公司全年总研发投入的50.3%。在核心产品领域,中化国际将环氧树脂、聚合物添加剂、工程塑料等传统高耗能品种,通过优化催化剂体系、改良聚合工艺和降低工艺温度等方式,实现了单位产品能耗下降20%以上,例如“双氧水法环氧氯丙烷”与“己内酰胺法己二胺”等工艺入选《绿色低碳工艺推荐目录》,标志着其在化学反应路径选择与副产物最小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同时,公司依托资源循环利用平台,构建“源头管控—过程优化—末端处置”三维管理体系,推进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塑料(PCR)生产,泰安圣奥所在园区获评“无废工厂”,扬农瑞泰的副产盐循环利用项目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闭环,大幅降低了固废处理成本与环境风险。此外,通过节水型工厂管理与中水回用,替代水源利用率超过97%,泰安圣奥与扬农瑞泰两家子公司分别获评“无废工厂”及“循环利用示范项目”,推动资源管理进入闭环模式。

03: 体系端技术数字化实践:

在体系端的数字化实践上,中化国际创新推出了“碳管家”智能管理平台,并在全国生产基地全面部署,通过物联网传感、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实现了生产能耗、碳排放、水资源使用等关键指标的在线实时监测与可视化展示。该系统不仅自动采集能源与排放数据,还利用数字孪生模型对关键工艺单元进行虚拟仿真,提前进行运行参数优化,最大程度减少能耗和排放波动。公司进一步将数字化拓展至供应链管理,通过“线上中化”与“5+1+1”数字化转型框架,整合供应商环境与社会责任评估模块,实现核心供应商现场评审覆盖率67.09%,并对供应商碳绩效实行分级管控,推动上下游协同减排。

此外,智能制造的深度应用使安全生产与运维管理更为精准,通过安装在生产装置的智能摄像头与环境传感器,结合AI异常检测技术,公司能够在问题发生前提前预警,显著提升了安全与环保风险防控水平。

整体来看,中化国际的“十五五”规划部署展现了中央企业在绿色转型时代的前瞻性与系统性思维。公司通过构筑完备的ESG治理体系、实施以清洁技术和碳管理为核心的创新战略、并推动价值链内外部的合作共建,形成了政府战略规划与企业执行落地的典范呼应。如您希望深入了解如何深入优化企业可持续治理,欢迎与我们取得联系!

高易楠

可持续发展部 顾问

(中节能皓信CECEPEC)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新浪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热门新闻

>>>查看更多:股市要闻 内参消息 实时内参 财经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