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具体数据:
初步测算,前三季度GDP为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按季度计算,第一季度下降6.8%,第二季度上升3.2%,第三季度上升4.9%。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2.7%。
另外,国家统计局表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0.7%,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增强,就业和民生得到良好保障,国民经济继续稳步复苏,社会总体形势保持稳定。
投资方面,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累计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比1-8月快1.1个百分点。消费方面,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同比增长3.3%,涨幅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此外,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比8月快1.3个百分点。
数据发布前,接口新闻收集的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3%,前三季度同比增长0.8%。今年前9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同比增长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此前,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元计价出口月平均增长率超过8.8%,远高于第二季度约0.2个百分点的月平均增长率。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处于加速复苏状态."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特别是国内服务业和消费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呈正增长,供需互动导致供给侧稳定增长。
国盛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杨业伟,指出,制造业投资和消费的改善是推动内需复苏的主要力量,而出口增长率的上升则推动中国经济回归正常水平。
给出什么信号,GDP数据对股市有影响吗?
GDP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投资者参与股票投资的目的是实现资本增值。股票的价值与股票发行公司的价值密切相关。不管什么样的公司,都是靠卖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来盈利的。当GDP规模扩大,各种产业和上市公司的投入产出规模增加时,企业效益好,利润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也会相应增加(收益来自股息的增加和股价的上涨)。此时GDP对股市的影响是正面的。否则,没有不断增长的金额作为基础,证券的投资收益就无从谈起。
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取决于市场对其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长,消费者的总消费占GDP的很大一部分。消费类型分为耐用品、非耐用品和服务消费。在其中,消费者购买耐用品比例的增加将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如汽车、房屋和其他预计使用三年以上的物品。因此,GDP的上升不仅是经济强劲增长和消费者信心增强的信号,也是经济繁荣的表现。这时人们的消费活动活跃,参与股市投资的热情也很高。GDP对股市有正面影响。
金融股集体发力,沪指早盘上涨近1%。在银行股市中,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和平安银行上涨超过5%。常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成都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上涨超过3%,无锡银行,长沙银行,张家港行,贵阳银行,北京银行,【青农商行(002958)、股吧】,江阴银行,华夏银行等。涨幅超过2%。
券商类股也接近全线,华安证券涨幅超过4%,东方财富和招商证券涨幅超过2%。湘财股票、第一创业,兴业证券,海通证券,中信证券,西南证券,【锦龙股份(000712)、股吧】, 3140.cn/, 20余只券商股票东方证券、华林证券、国泰君安涨幅超过1%。
新闻方面,今天公布了第三季度GDP数据。a股在GDP数据公布前大幅上涨,但在数据公布后下跌。
估值方面,按照大金融目前的估值,银行PB只有0.7倍,处于近十年3.6%的估值百分位数,非银行估值2.1倍,处于近十年57%的估值百分位数,明显低于万德泉A指数88%的估值百分位数。此外,顺周期相关行业的可选消费和中游产品均在10月份创出新高,金融领域只有明显的滞胀。港股银行指数已率先反弹,底部反弹超过10%,金融估值修复一触即发。
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呈现出“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驱动出口暂时增长”的鲜明结构。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居民消费的稳定复苏路径可以保证第三季度GDP仍能达到同比5.6%左右,而不依赖于额外的消费刺激和扭曲的政策。总体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基本回到了正常的趋势水平,不会对2021年的经济政策空间造成明显的“长尾扭曲效应”,所以这样的总量和结构不容易表现出来。
中国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美国2020财年预算赤字达3.1万亿美元,可以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