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由于今年的特殊因素的影响,使得医护专业成为了众多高考生的志愿的首选,非常愿意成为能为国家奉献的那个人。9月23日,钟南山院士表示,据他从广东省教育厅了解到,广东省今年报考医学类专业的高考生大幅度增加,同比增加了3778人。最近,随着高考招生季节的到来,广东省高校陆续公布了招生专业和计划人数。通过对广东高校部分本科院校2020年招生信息的分析,发现该省超过一半的本科院校今年进行了专业调整。在其中,大多数增加的专业都与尖端技术有关,包括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而公共卫生等医学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备受关注。
今年的新增专业有哪些?哪些新专业更受高校关注,更受社会欢迎?
“新工科”、建设人工智能等专业,今年广东、高校至少新增本科招生专业39个,占比过半。在其中,深圳理工大学新增本科专业最多,共有11个;中大,暨大,华农,广工有超过4个新的本科招生专业,高校至少有12个本科专业。
广东超过四分之一的本科高校在本科招生中增加了“新工科”专业,包括中山大学大学、暨南大学等综合性大学,还有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财经类高校大学。“新工科”是指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物理、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新工科”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既服务于高校,传统工程教育的升级,加强前沿技术人才的培养,又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以中大为例,今年新增的遥感科技是在测绘科学、航天科学、计算机科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地球科学、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除了新增专业,中大还在珠海校区新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招生计划为90人。今年,广东理工大学新增了能源化学工程、新能源,理工、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工程5个工程类专业,积极满足广东快速发展的产业市场需求,此外,高校如华农和暨大中文University(深圳)等增加了人工智能类专业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
广东高考生选择医学专业大幅增加,新医学成为关注重点
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加强“新医学”人才培养在汕大,等新医学卫生专业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公共卫生领域的人才建设不断受到关注。
此前,广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通知,鼓励高校增设预防医学、普通医学、生物医药等公共卫生相关学科,适当扩大公共卫生及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全面、多领域、多层次完善和加强全省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体系,为全省人民生命安全健康提供卫生人才保障。新工科梳理了高校, 广东,今年的招生计划,发现高校, 多所新增了“新医学”和公共卫生专业,如汕头大学成立了公共卫生学院,首次开设预防医学,全国招生30人,省内提前招生25人。南方医科大学新增护理(卓越班)招生,全国11个省市招生20人。公共卫生专业学生数量的扩大,有利于加强我省医药卫生人才储备。建设大数据平台有利于提高医疗体系、临床研发、诊断治疗、健康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医疗服务质量。广东医科大学已成为该省第一所提供智能医学工程的本科院校,旨在培养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并计划在东莞校区招收72名学生。近几年学校开设了儿科和助产学两个专业,比较紧缺。今年,两个班级扩大了规模,招生计划分别为248名和132名学生,以应对对两个孩子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今年广东省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大幅扩招,本科招生计划将适当增加。
根据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大公共卫生学院招收了290多名研究生,广州医科大学招收的MPH学生数量是去年的两倍,南方医科大学招收MPH学生的规模增加了约50%,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招收的MPH学生数量比去年翻了一番。
本文关于广东高考生选择医学专业大幅增加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如果有对生物医药概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