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企价格战鲜奶比水还便宜
6月底,光明牧场生鲜牛奶(950毫升)在京东,发起了一场“买一送一”的免费活动,6瓶被订购到12瓶,实际支付金额为55.52元,平均每瓶仅4.63元,相当于每升鲜奶约5元。而5元钱可以在超市买两瓶500毫升的纯净水。可以说,“水比牛奶贵。”
在国内市场,受季节性减产、消费回升和饲料成本上升的推动,主产省原料奶的收购价格继续小幅上涨。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需求有所改善,全球乳制品拍卖价格持续上涨。预计国际主要乳制品的批发价格将停止下跌和上涨。
(1)鲜奶购买价格继续小幅上涨。
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正常化,居民生活消费有所恢复,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逐渐回升,导致原料奶购买价格略有上涨。7月份,中国乳制品行业主产省鲜奶的购买价格为每公斤3.61元,同比上涨0.8%,同比上涨0.8%。
(2)零售和价环的国内鲜奶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根据中国价格信息网的监测,7月份,全国各监测城市的零售鲜奶平均价格为每斤5.396元,同比下降0.2%,同比上升0.6%。其中,袋装鲜奶价格为每斤4.96元,比上个月下降0.4%,比上年上升0.8%。盒装鲜奶每斤5.82元,与上月持平,同比增长0.3%。
(3)零售和价环的国产奶粉略有下降,并继续逐年上升。
根据中国价格信息网的监测,7月份,全国各监测城市的零售奶粉平均价格为每斤109.03元,环比下降0.2%,同比上升2.2%。其中,进口奶粉为每斤127.61元,同比下降0.4%,同比上升2.5%;国产奶粉为每斤90.45元,与上月持平,同比增长1.9%。
(4)1-6月,乳制品进口量略有增加。
据海关统计,6月份中国乳制品进口25.18万吨,比上个月增长7.9%,同比增长18.6%;进口额为9.12亿美元,比上个月增长0.5%,比去年同期增长3.2%。出口额为3500吨,与上月持平,同比下降8.0%;出口额为1300万美元,同比下降23.8%,同比下降34.0%。6月份,进口液态奶8.53万吨,同比增长17.5%,同比增长26.2%;鲜奶8.24万吨,比上个月增长18.5%,同比增长27.0%;酸奶2900吨,比上个月下降4.2%,同比增长7.4%;5.61万吨乳清粉,比上个月增长6.2%,同比增长84.5%;奶油85万吨,比上个月增长23.0%,同比增长23.2%;乳酪12500吨,比上个月增长1.1倍,同比增长14.0%;原料奶粉60600吨,比上个月下降6.9%,同比下降5.7%;婴儿配方奶粉为2.7万吨,比上个月下降4.4%,比上年下降9.0%。1-6月,中国乳制品进口总量158.97万吨,同比增长4.6%;进口59.45亿美元,同比增长5.0%。出口20200吨,同比下降22.8%;出口额为3.43亿美元,同比增长61.0%。其中进口液态奶43.96万吨,同比增长1.1%;鲜奶42.34万吨,同比增长1.4%;酸奶16200吨,同比下降6.8%;乳清粉27.52万吨,同比增长32.0%;65500吨奶油,同比增长40.0%;乳酪为6.22万吨,同比增长5.3%;原料奶粉57.37万吨,同比下降2.5%;婴儿配方奶粉164,100吨,同比下降1.0%。
(5)奶粉的到岸价格逐月下降,逐年上升。
6月份,鲜奶的到岸价格为每吨9932元,同比增长9.0%,同比增长14.8%;奶粉的到岸价为每吨24050元,比上个月下降5.8%,比上年上升10.0%。6月份,国内外奶粉的差价为4590元,比2019年6月份减少了1945元。
(6)国际主要乳制品批发价格逐月大幅上涨。
根据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6月份的统计,美国,欧盟和大洋洲的黄油、脱脂奶粉、全脂奶粉和切达奶酪的平均批发价分别为每吨3486美元、2244美元、3052美元和4369美元。环比分别增长12.8%、7.7%、3.6%和26.7%,环比分别下降26.7%、4.6%、9.3%和14.5%。
(7)预计国内收购价格将继续上涨,国际乳制品价格将停止下跌和上涨。
在国内市场,随着居民乳制品消费的逐步恢复,加上夏季高温对奶牛产量的影响,以及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预计国内原料奶价格将进入季节性上涨阶段。在国际市场上,全球乳制品拍卖平台的拍卖价格最近出现反弹。在前一时期大幅下跌的基础上,随着各国消费的复苏,市场预计价格将在后期反弹,预计国际乳制品价格将停止下跌和上涨。
乳企价格战鲜奶比水还便宜?现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喜欢打价格战,那么打价格战就是正确的吗?
二、乳企价格战如何竞争中取胜
价格战中没有赢家
实践证明,在营销过程中,价格竞争是其中,重要而有效的竞争手段,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特别是过度使用这种手段,极易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使企业利润降低,创新能力下降,竞争力下降,甚至可能在增加市场份额的幌子下被淘汰。
目前,相当多的企业将这种方法视为万灵药并滥用,有的甚至达到了低价倾销的极限。许多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困境,恶性价格战越来越突出。事实上,适度的价格竞争是市场的兴奋剂,而非理性的价格竞争甚至价格战是抑制因素。目前,一些行业的价格战已经走火入魔,变成了一场无序的混战。过低的价格不仅会压垮企业,还会失去消费者的长远利益。利润过低不利于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繁荣,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
价格战最明显的结果是企业利润和行业利润被削减,这使得企业失去了创新的源泉和长期发展的动力。价格战没有赢家。如果一个企业想通过降价来增加其产品的市场份额,除非它有30%或更多的成本优势,降价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一场自杀性的价格战。因为没有人愿意失去客户、销量和市场份额,降价几乎无一例外地被竞争对手效仿,价格战的结果将是两败俱伤。此外,价格战还会导致整个行业利润下降,影响行业发展的后劲。
好了,关于就讲到这里了,乳企价格战势必也会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家可以多多关注爱股网乳业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