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u。请先耐心看完行业基本面。
imu是一种集成传感器设备模组,通过测量物体的运动变化,从而推算出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
重要性:需要精确位置和姿态感知的设备一定要用到imu,如:自动驾驶,机器人,手机,航空航天,军工导弹等。
分类价格:根据其精度和应用需求分为低精度(消费电子),几十到几百人民币不等,中精度(机器人),几百到几千不等,高精度(智驾,航空)。
市场规模:军工航天信息不透明暂且不纳入计算。原本保守以今年全球600万辆智能驾驶(配备1个imu),50万台人形机器人(机器狗1个,人形4个)出货计算,得到全球约100亿人民币规模
特斯拉要求公司对其最新机器人imu进行测试,imu用量40+,目前在用的是村田imu,单个机器人asp超过8000元。也就是说,单单特斯拉机器人imu用量增长了十倍!!!目前国内大热的几家机器人方案也用到imu,比如宇树,优必选,新智元等。
从4个到40+的飞跃:
传统人形机器人设计中,IMU通常部署在头部或躯干,用于基本姿态感知,平均每台机器人需要4个IMU。然而,特斯拉Optimus的设计理念更加激进:通过在全身关键关节(如手臂、腿部、头部)部署40+个IMU,实现对每一段肢体的精准运动捕捉和实时补偿。这种“分布式感知”策略大幅提升了机器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使其能够完成复杂的动态任务,比如跑步、抓取物体甚至跳舞。
以特斯拉的规划为例,马斯克曾表示人形机器人未来产量可能达到100亿至200亿台。若按保守估计,2030年特斯拉年产1000万台Optimus,每台搭载40个IMU,单价200元(基于村田IMU估算),仅特斯拉一家的IMU需求就高达800亿元人民币。这比当前全球IMU市场规模(约100亿元)高出近8倍,而特斯拉仅是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一部分,其他玩家如宇树科技、优必选和新智元的加入,将进一步放大这一效应。
华测导航:惯性导航行业中军,公司汽车组合导航终端已拿到哪吒、比亚迪、小米等数家车厂定点,领先地位稳固,确定性强。
华依科技:imu模组后起之秀,公司拿到奇瑞,头部新势力IMU定点,并跟多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接触,未来空间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