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股票”投资人任俊杰:六七年是怎么学的投资?就是看书,先看巴菲特的书,反复地看,《胜券在握》那本书我从头到尾完整地看、同时做笔记,大概看了九遍,每看一遍都有新的体会,当然也有看其他的书,包括两类:一类是跟价值投资有关的书,比如说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反正读了一大堆这一类的书;还有一类就是价值投资的反对者,当时美国的主流学者,在美国的高校教现代投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好几个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所以他们认为价值投资、基本面分析这个东西其实没什么用,巴菲特只是一个特例。当时一开始看了巴菲特的书我是想学,但一看到这种不同的声音,我就研究了很多现代投资理论的书,看了一圈,最后到了2001年的时候,经过五六年的看书,就觉得:我不是说巴菲特的理论就最好,但确实是我最喜欢的,后来就坚定了。
我觉得他逻辑性最强,这是一个;当然还有一个属于性格问题,因为他属于长期投资,就是你买一只股票就不去管它了,这个吸引我,不用整天泡在股市里面看K线图什么的。我这人秉性比较懒,再加上也有工作,我觉得这个挺好,所以就确信走这条路。
到了2002年、2003年开始找投资机会了,就先后买了四只股票(茅台,双汇,华侨城,张裕),这四只股票都拿了十年以上,后来也买了一些其他股票,但没拿那么多年,倒不是因为上市公司自身问题,而是有更好的股票,就换了。但是这四只股票我印象比较深,茅台到现在我还没有卖,也就是说从2005年开始买茅台,买了茅台之后,十几年不间断地研究,每次研究更进一步了,就加仓一点,加到现在从来没卖过,一股都没有卖过。至今为止,茅台是我唯一的一只一路净买入的股票,也是仓位最重的,带来了比较好的投资收益,现在我的茅台每股持股成本,也就几十块钱。另外三只——双汇、华侨城和张裕,后来都卖了,换成了别的股票。
如果个人投资的本钱不大,怎么实现一个财富量级的增长?如果是年化收益率18%的话,按“72法则”,四年就翻一倍。以我为例,我是2003年正式开始做投资,到现在16年了,按初始投资算至少8倍了。而且工作有收入,中间不断再加钱进去。
注: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