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特材(SH688186) 董秘的回答:公司主要供应核聚变超导线圈铠甲用材料并已实现批量化供应;同时公司中标best线圈盒机加工项目,目前正在实施过程中。
AI:
广大特材(688186.SH)已深度切入“人造太阳”赛道,是目前A股稀缺的“核聚变结构材料+精密加工”双牌照供应商。其核聚变业务可概括为“两种材料+一个加工环节+百亿级订单”:
两种核心材料
① 超导线圈铠甲材料
功能:包裹NbSn/NbTi超导线,承受-269 ℃~室温冷热循环与10万安培电磁力,是磁体的“防弹衣”。
进展:2025年3月起批量交付,已发货24吨,在手订单约60吨;机构测算单吨毛利≈15万元,毛利率远高于公司传统特钢均值
。② 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
功能:用于真空室、包层、偏滤器等“面向等离子体”部件,要求抗中子辐照且活化低,便于后期维护。
进展:6吨级电渣锭已交付,为国内首家量产;ITER、BEST、CRAFT三大装置均指定CLAM为候选结构钢
。
精密加工环节
公司中标BEST(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全部124个超导线圈盒机加工订单,金额约1.8亿元,加工精度≤0.05 mm,2025Q4起分批交付
。
线圈盒被称为聚变堆“骨骼系统”,需在极低温与强辐照下保持尺寸稳定,技术壁垒国内唯一。
市场空间与盈利弹性
仅BEST装置即需铠甲材料>200吨、CLAM钢>400吨,对应产值约10亿元;未来复制到商业示范堆(CFEDR、DEMO),国内潜在规模超300亿元
。
券商测算公司2025年核聚变业务营收占比有望达15%,毛利率35–40%,显著拉高整体盈利水平。
一句话总结
广大特材已实现“CLAM钢+铠甲钢”双材料国产替代,并拿下BEST线圈盒独家加工订单,率先卡位核聚变上游“卡脖子”环节,订单能见度已排至2026年,成为A股稀缺的“聚变材料真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