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总市值翻两番?藏格矿业直接亮出3年剧本:铜两倍、锂三倍、钾肥两倍,产能表已锁定翻倍路径。锂铜价格周期共振叠加钾肥铁底支撑,利润弹性远超产量增速,市值翻番只是时间问题——资源在手,挖掘机就位,现在就差市场算清这笔账。
概述
黄奇帆一句“15年总市值翻两番”,把股民的CPU干烧了:总量≠指数,更≠个股。藏格矿业这位“高原矿霸”却跳出来举手——铜3年两倍、锂3年三倍、钾5年两倍,产量表直接写好了“翻倍剧本”;再叠加锂周期触底、铜超级景气、钾肥价格铁稳,利润端大概率“若干番”。产能和盈利都已提前打卡,市值还会赖账吗?下面拆给你看。
一、总量迷雾VS个股真章:别被400万亿吓懵
黄先生说的400万亿是GDP年化6%+证券化率抬升的结果,属于“国家任务”。但对矿企而言,逻辑简单粗暴:量增×价涨=利润飙。藏格手握巨龙铜矿30%权益、青海+西藏盐湖、老挝钾盐,资源天花板极高;只要价格别塌方,公司就能靠“挖更多吨数”强行跑赢总量目标。一句话:国家给赛道,藏格给油门。
二、产量时间表:3年就把15年的活儿干完
1)铜:巨龙二期2028年满产,年产量15→60万吨,权益增量整整两倍;
2)锂:察尔汗盐湖1→8万吨碳酸锂,2026年前投产,直接翻三番;
3)钾:青海100万吨打底,老挝项目若明年技术验收通过,2029年前200万吨,两倍空间;就算老挝慢半拍,青海1400平方公里探转采也能兜底。
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已给出“KPI”:2025-2027三年资本开支高峰期,之后就是“坐地收矿”。别的公司还在画PPT,藏格把挖掘机都开到位了。
三、价格彩蛋:锂铜共振,钾肥当定海神针
量增已锁定,关键看价。碳酸锂熊市整整三年,现货价跌破10万/吨,盐湖提锂现金成本4-5万/吨,行业正在主动去库存。复盘前两轮周期,底部横盘12-18个月即重启拉升,2027年大概率迎来新一轮上行。铜更激进:全球铜矿品位下滑+新能源用铜年增8%,供需缺口已提前三年“预告”,多家投行喊出“铜价超级周期”。钾肥则像债券:供给受白俄罗斯、俄罗斯地缘约束,价格中枢2200-2500元/吨窄幅波动,给利润表提供“稳定现金流”。量增×价升,利润增速会远快于产量增速。
四、利润弹性测算:产量两倍≠利润两倍,而是“若干番”
保守情景:锂价2027年回到18万/吨(上轮高点一半),铜价维持1万美元/吨,钾肥2200元/吨。计算器按冒烟:
铜权益净利=(60-15)万吨×30%×1万刀×6.5汇率×20%净利率≈35亿元;
碳酸锂净利=(8-1)万吨×13万价差×20%净利率≈18亿元;
钾肥净利=200万吨×700元吨利≈14亿元;
合计归母净利约67亿元,对比2023年净利21亿元——3年两倍产量,利润翻3倍+。若锂价冲回25万+,铜价上1.2万刀,净利破百亿不是梦,“若干番”就此兑现。
五、市值彩蛋:市场会迟到,但不会永远缺席
A股惯例先炒“预期”,再炒“兑现”。以2025年动态20倍PE算,67亿元净利对应市值1300亿,较当前600亿市值翻一番;若给予资源牛市25倍PE,市值直奔1700亿,两番达成。风险点:锂价反弹晚于预期、老挝钾盐技术卡壳、西藏环保审批趋严。但资源刚性摆在那儿,藏格又是民营矿企里少有的“现金流奶牛”,真到景气高点,市场不会吝啬估值。
一句话总结:产量表已写好,价格周期正敲门,市值翻两番不是口号,是算得出来的算术题。剩下的,交给时间和锂铜双风口。
注: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