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护城河:资源禀赋与成本优势显著
低成本开采壁垒
桶油成本仅23.75美元(2022年数据),显著低于“三桶油”(中海油约29美元/桶)及国际同行,在80美元/桶油价下具备天然抗波动能力。
浅层油田资源禀赋:温宿油田埋深仅500-1800米,坚戈油田采出程度低,开采效率高于行业均值(水平井技术提升单井产能2-3倍)。
一体化产业链协同
自研钻机设备+工程服务+勘探开发全链条布局,钻井周期从70天缩短至17天,降低外包成本约30%。
稀缺资源储备
三大油田(温宿、坚戈、岸边)控制地质储量超1.2亿吨,伊拉克EBN+MF区块储量达18亿吨,资源接替可持续性强。
二、管理层能力:战略执行力突出,治理存隐忧
转型魄力与执行力
从油服承包商(2018年前)成功转型为油气生产商,原油产量从0增至2024年65万吨,5年复合增速55.7%。
伊拉克项目中标展现国际化拓展能力,打破国企垄断。
股东回报与资本配置
2023年分红率30.3%,回购股份占净利润35.3%;但2024年控股股东质押率近100%,存在减持套现压力。
三、财务健康度:高盈利与债务风险并存
指标2023年数据风险点毛利率45.73%(勘探开发业务73%)钻井工程毛利率仅8.7%ROE29.19%依赖高负债(权益乘数3.12倍)负债率68.7%2025Q1有息负债54.6亿,有息负债率33.16%现金流经营现金流15.83亿(+161%)2024Q3转负(-0.16亿)
注:利润含金量高(净现比192.81%),但资本开支压力大拖累自由现金流。
四、估值合理性:显著低估但隐含周期折价
绝对估值
DCF测算:按油价80美元/桶、折现率10%、储量1.2亿吨测算,内在价值约120-150亿元(现市值90亿折价25%-40%)。
相对估值
PE(TTM)9.92倍,低于采掘行业均值31.93倍;PB 2.1倍,但低于历史中位。
对比西方石油(巴菲特持仓):中曼ROE(29.19%)高于西方石油(18.3%),但债务风险更高。
五、风险警示:地缘政治与油价波动主导
油价敏感性强
油价每下跌10美元,净利润缩水约25%(2024年油价跌20%致Q4净利骤降)。
地缘政治黑箱
伊拉克项目储量占总量60%,但安全成本占营收比超15%;哈萨克斯坦汇率波动致汇兑损失1.2亿(2024年)。
业务单一性
原油销售占比60%+,新能源转型滞后,无对冲工具抵御能源革命风险。
巴菲特式决策框架
符合巴菲特的逻辑
湿雪长坡:储量寿命超20年+成本优势筑造复利基础,符合“滚雪球”条件。
低估值机会:9倍PE低于周期股合理区间(15-20倍),接近“4毛买1元”安全边际。
背离巴菲特的隐患
高杠杆运营:负债率68.7%远超巴菲特红线(<40%),油价暴跌易引发流动性危机。
治理缺陷:股东高质押+关联交易历史(2018年资金占用违规),不符合“信任管理层”原则。
结论:周期底部博弈型标的,控制仓位参与
巴菲特会如何操作?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适用于周期股,但需严守仓位纪律:
可配置条件:若油价跌破70美元/桶(逼近公司成本线),市值回落至70亿以下(PE<7倍),可小仓位(≤3%)布局周期反转。
动态跟踪指标:
伊拉克项目投产进度(2025年关键节点);
负债率降至50%以下(需剥离非核心资产或股权融资);
原油产量持续增长(2025年目标80万吨,增速23%)。
最终建议:暂不符合巴菲特“永久持有”标准,但作为周期博弈工具,在油价企稳+地缘缓和时可阶段性参与,需警惕债务黑天鹅。
注: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