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研发: 2025年8月,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就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其与硅基负极界面匹配技术开发项目开展合作。此前,双方于2022年已合作开发硅碳、硅氧等复合负极材料,申请了发明专利,形成了技术储备。
项目建设:2022年,公司决定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首期5万吨项目,并以全资子公司甘肃索通盛源碳材料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该项目的建设。
截至目前,索通发展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具体产品主要为正在研发的硅基负极材料。其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硅碳、硅氧复合负极材料,适配固态电池体系,理论容量达4200mAh/g,为石墨的10倍以上,可显著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有报道称,索通发展的硅基负极材料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索通发展(SH603612) #固态电池#
注:此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