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全功能GPU芯片及解决方案的研发,产品覆盖AI训练、推理、图形渲染等领域。 其核心团队多源于英伟达,技术路线强调国产替代,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02亿元,但仍亏损2.71亿元。 上市后,将成为“国产GPU第一股”,预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受益,特别是供应商环节因订单放量而获利。市场分析显示,类似事件(如其他芯片IPO)常引发概念股短期炒作,涨幅可达数倍,但需警惕政策风险与竞争压力。
供应商核心分析目前供应商主要涉及GPU封装测试、代工、客户关系、电感供货等环节。根据市场报告,这些中部分公司被视为“最正宗”概念股,核心判断标准包括:合作深度(独家/批量供应)、订单占比、股权绑定及历史炒作表现。 以下针对用户具体提到的供应商进行评估:
和而泰:直接参股摩尔线程1.244%,子公司承接30%以上GPU模块代工订单,被多份报告列为一级绑定供应商。 其在IPO前已出现两连板,炒作逻辑强,预计上市后继续受益于产能扩张。
润欣科技:独家负责摩尔线程GPU封装测试,属于上游供应链核心。 多个来源将其列入“六个最正宗概念股”,因技术壁垒高而易被炒作,历史数据显示类似公司涨幅可超50%。
卓易信息:摩尔线程为其客户,合作主要在客户供应层面,但深度有限,未见独家或大额订单报道,炒作潜力中等。
超图软件:在GPU层面有合作,涉及软件适配与地图应用。 被部分报告视为次级核心,炒作依赖于信创生态,但不如代工类直接。
麦捷科技:电感产品批量供货,包括摩尔线程。 作为零部件供应商,订单稳定但非独家,炒作力度可能较弱,更多依赖整体产业链景气度。
扩展用户列表中其他相关公司(如业务合作方),胜宏科技(高端PCB独家供应商)虽未直接列于供应商,但多次被提及为核心。 其订单排至2026年,炒作潜力高。光环新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杰创智能(互认证测试)、中望软件(显卡适配)等合作方也可能间接受益,但核心度低于供应商。
整体概念股分类与炒作逻辑为便于理解,以下表格总结摩尔线程概念股分类,焦点在供应商(基于用户查询与搜索扩展)。表格数据来源于多份市场报告,优先考虑直接合作与订单证据。
从表格可见,用户供应商中和而泰与润欣科技为核心,炒作潜力最高。 整体逻辑:国产替代政策驱动下,供应商订单放量将直接提升业绩,引发资金流入。但需注意,部分公司(如浙大网新)已澄清代理体量小,避免盲目追高。
市场炒作历史与风险评估历史数据显示,摩尔线程上会消息于9月22日传出后,概念股批量涨停,年内催生3只翻倍股。 核心供应商如和而泰、胜宏科技逆势两连板,显示市场对供应链企业的偏好。但炒作风险包括:竞争激烈(壁仞科技、沐曦等同行)、业绩未兑现(如摩尔线程仍亏损)、政策变动。建议投资者优先关注有实际订单证据的公司。
产业链扩展与未来展望摩尔线程上市将强化国产GPU生态,供应商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扩展来看,威星智能(独家芯片供应)、弘信电子(智算中心合作)等也可能被纳入炒作范畴。 未来,随着募资项目落地,这些公司订单有望进一步增长,但需监控全球芯片市场动态,如英伟达竞争影响。
本文基于公开来源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