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园林(SZ002310) 终于脱星摘帽,可以回到正常的经营轨道了,下一步,就是等待产业投资人履行承诺和义务,给上市公司装入新的可以改善基本面和持续良性经营的资产了。
关注并进入破产重整这个赛道,是在2023年开始。机缘巧合,从洲际油气的一个小业务,接触到破产重整这一块,并开始去研究和挖掘。
不得不佩服早期就进入这个赛道的一起投资人,特别是那批财务投资人(机构),有几个机构凭借着洲际油气、豆神教育、供销大集等等标的案例,混的风生水起,赚的盘满钵满。
早期,豆神教育财务投资人额度取得的股价1.5元/股,去年借助一波AI热炒风潮,股价一度摸到13块,即使放到现在才出货,也是惊人的超额收益。洲际油气的财务投资人价格1.2,盈利幅度看似不高,但如果作为机构资金或个人大规模资金,放在市场上综合比较来看,依然可以在省事省时的日常操作模式下取得不俗的年化收益率。
前几天,*ST金科(SZ000656) 破产重整结果的出台,很多人惊呼还有这样的化债路径。实际上,我们接触的实际项目上,以正股价格为1来计算,财务投资人拿到的价格大概是0.55,而债权人的转股价格接近2,这其中的套利空间,不明而喻。常规的定增项目,现在也就八折的价格。相比较之下,破产重整项目还有着所谓涅槃重生的概念和预期,后市的期望空间,无疑是更加的吸引人。
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去年开始,很多原来不懂不了解一听到st就摇头的资金,终于蜂拥而至盯上了这条赛道了。面对蜂拥而至的资金,今年开始,破产重整项目赛道就变得既窄又宽了。
窄的是,投资额度、尤其是财务投资额度,非常难以取得,有上市公司就在交流中明确提出,对于财务投资人的遴选,越来越接近对于产业投资人的遴选,也就是光有钱人家还看不上、不愿意接纳,要看你能否给上市公司带来赋能;另一方面,想搭着产业投资人便车的,产投人的要价也是越来越高,财务投资额度的套利空间急剧缩小。
宽的是,对于真正想深度参与上市公司整个重整链条运作的资金来说,如果拥有可以针对上市公司的赋能资源,那么借着财务投资进入上市公司之后,可以跟上市公司合作的方方面面太多了,而且更容易与上市公司进行深度的捆绑,共同发展。
换个角度来看,这不就是一种价值投资的方式了么?
